卢永雄 - 真正帮到基层的住屋安排|巴士的点评

香港住屋问题难搞,轮候公屋有23万宗,平均轮候时间为5.3年,但政府近年做的工作,部分开始见到成效。我最近到访一个过渡性房屋项目,就看到切实的改善。项目是元朗东头「同心村」,由发展商新鸿基以一元的象征式租金借出地皮及支援兴建,由圣公会福利协会营运,获房屋局拨款支持。

在现场参观这个过渡性房屋项目后,发现它居住环境和㓥房有天壤之别。

1.交通方便。同心村虽然位于元朗,但距离西铁元朗站只有10分钟步行路程,而且有小巴和巴士等交通工具,交通相当方便。很多人听到元朗过渡性房屋,就觉得在郊区,无兴趣搬到这么远的地方居住,其实亲自到现场看看,观感有很大差别。

2.租金便宜,这是过渡性房屋最吸引的地方。以同心村2至3人单位为例,面积182方呎,表面租金是3430元,但若轮候公屋超过3年就有政府津贴,实际租金大约2000元。现在政府还新增一笔过搬迁津贴。

我在现场见到一个住户梁生、梁太,本来住在葵涌㓥房,120呎要5300元租金。还要付相当昂贵的电费水费垃圾费,而且环境相当嘈吵令人难以入睡。现在入住同心村只是2000元租金左右,其他收费也相当便宜,一个月节省4000元,小数怕长计,这个基层家庭一年就可以节省4.8万元租金,真正可以说「无得输」。还有一个瞓得到觉的安静环境,两夫妇好开心地在村内社区中心做义工。

3.居住环境优秀。同心村房间有窗,直接看到外边的阳光,百多呎的单位感觉也比㓥房阔落,小朋友都有书枱可做功课。室外环境就更超级好,小孩子走出门外就有很多活动空间,又有社区中心、便利店、洗衣房,小朋友在这里长大,与入住公屋无异,甚至较市区旧公屋居住环境好得多。

4.入住率仍未爆满。这么好的地方,竟然并未满额。同心村有1800个单位,入住率约87%,仍有200多个2至3人单位,仍未住满。轮候公屋不少于3年、或者有逼切住屋需要的单身人士或家庭均符合申请资格,这么好的设施并未充分利用,实在有点浪费,恐怕和一般感觉过渡房屋位置偏远环境差有关,但㓥房户绝对值得到同心村现场看看,这就知道真实的情况。

现在是工揾人,不是人揾工,若㓥房户搬到同心村这类过渡房屋居住,在附近的社区找工作,简直是生活环境大跃进。即使要到市区工作,交通也可接受。

政府开始着力解决房屋问题。就过渡性房屋而言,现在已经有逾7000个单位,未来共有2.1万个单位落成,此外政府计划建3万间简约公屋,未来有5.1万个过渡性单位供应。公屋轮候者扣除非长者一人申请者,有13.3万个家庭或长者轮候户,过渡房屋可以令当中近4成人脱离㓥房此等恶劣居所。

多一个过渡房屋单位,就可以改善多一个家庭的居住环境,相关机构的努力,值得支持。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