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雄 - 美国造就「新平庸时代」|巴士的点评

美国财长耶伦访华,抵埗之后,与接机的中国财政部国际经济关系司司长杨英明握手20秒。外界认为这代表了中美两国愿意交流的良好愿望。

耶伦是拜登政府内比较愿意与中国沟通合作的一派。可惜,这一派不占主导。以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为首的对抗派,对总统拜登的影响力更大。

就在耶伦访华前夕,中国公布将管制镓和锗两种金属的出口,由于这两种金属主要用作生产半导体的原料,被外界视为中国遭美国连番禁止出口高端晶片的反制,令人对耶伦访华的前景难以看好。

9年前,国际货币基金会总裁拉加德在乔治城大学演讲时提出一个名词:「新平庸时代」,全球经济复苏是脆弱、不均衡以及风险四伏的,全球经济将会出现「低利率」、「低通胀」与「低成长」的三低现象。

世界银行最新的《全球经济发展展望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急速放缓,由2020年的3.1%下降至2023年的2.1%。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有本身增长动力放缓的问题,但美国的「逆全球化」行为,亦加速这个趋势。

全球化是由美国提出的,由于美国早已将其制造业外判全球,美国公司只做「头部」、即最赚钱的生意,全球化令成本下降,对美国公司更为有利,可以赚更多的钱。

但美国其后赫然发现,中国也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中国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逐渐逼近美国经济总量的七成。2009年,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提出「重返亚洲」政策,就是要压制中国之始。2017年,特朗普上台之后,就变本加厉。

美国这些打击策略,未能够成功压制中国崛起,却催化「新平庸时代」愈演愈烈。美国虽然多年打压中国,但亦未能扭转贸易逆差,美国2022年对外贸易逆差连续第三年创历史新高,2022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从对上一年的3535亿美元增至3829亿美元,增加8.3%,再创新高。

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未能做到预期效果,拜登上台之后,却放不下面子,不肯全面撤销对华加征的关税,还提出一方面要继续打压,一方面又要中国与美国合作的矛盾政策。

耶伦所管辖的领域,其中一个关键是发债。美国国会通过提高债务上限之后,财政部将于6月初到9月底,发行8500亿美元债券。财经界已经警告,滥发国债可能引起混乱,若卖得不好,会造成债价下跌、债息上升,影响很坏。中国近年一直减持美债,由此前的过万亿美元降至现时的8689亿美元。在美国要大量发债的敏感时刻,当然希望中国入市接货,即使不买,也不要大量减持。这是中美在经贸谈判方面的秘密议题。

问题是,中国为甚么要配合美国的发债行动呢?如果美国要继续那种「一边打你的脸,一边要你合作」的态度的话,相信中美经贸关系不会好到哪里去。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