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雄 - 见识过甚么叫做行政主导|巴士的点评
前华人大法官杨铁梁逝世,令我回忆起与杨官交往的一些往事,杨官后来从政,竞选过首届行政长官,我主力采访相关新闻,所以和他接触较多。而我初次认识杨铁梁,则远早于此时。有一件事情印象极深,值得一书。
回到1984年,杨铁梁时任大学及理工拨款委员会主席,我当时是中大的学生代表,列席中大的大学教务会。时任中大校长马临有次紧急召唤我们几个学生代表开会,他表示,大学及理工拨款委员会将到访中大,与中大教务会开会。校方会向大学及理工拨款委员会介绍中大未来三年发展计划。这个发展计划对中大的未来极其重要,希望学生代表配合支持。
马校长言下之意是你们这班学生,平时意见多多,到这样关键时刻,要以中大的利益为重。
杨铁梁当时已是华人按察司,和李福善是少数能够做到香港司法界高位的华人,兼任大学及理工拨款委员会主席的重要公职。
到中大教务会会议之日,杨铁梁等出席,中大在会上提出了两个重要建议:成立法律学院和工程学院。中大力陈香港未来需要很多律师及工程师,而中大开办这两个学院,可以培训更多的相关专业人才。
而杨铁梁的提问非常尖锐,他从不同角度质疑究竟香港是否需要那么多的律师和工程师,他反复质询中大校方预估未来相关人才需求有何理据,问到中大校方「口哑哑」。会后只见校方高层面如死灰,我作为一名列席学生,都觉得中大要搞法律学院和工程学院「冻过水」。
不过,3年之后,政府批准城市理工(当时还未升格为大学)创办法律学院。我觉得自己真的天真,以为政府当年真的认为不需要那么多法律人才,所以不批准中大开办,事实却只是不让中大开办而已。
我加入新闻界之后,对事情了解得更多。1984年中英签署《中英联合声明》,港英政府认为未来会有大量港人移民他国,对专业人才会有巨大需求,于是部署大力扩展大学教育,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训。当时的中大和浸会学院等,都行美式的4年制,而非如港大一样行英式的3年制。政府当年叫中大及浸会4改3,结果浸会接受而中大拒绝。中大此举激怒了港英政府,中大想搞法律学院及工程学院的计划,就因此而泡汤了。
经此一役,我也体会到甚么是行政主导。在港英政府年代,行政权力集中,像大学这样的机构,与政府作对,发展的机会就会被扼杀。
多年以后,我和杨铁梁谈起此事,他已印象模糊,相信这事情只是他出任众多公职当中一件小事而已。而我身为中大人,对此事的印象特别深刻而已。行政主导,就是如此。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回到1984年,杨铁梁时任大学及理工拨款委员会主席,我当时是中大的学生代表,列席中大的大学教务会。时任中大校长马临有次紧急召唤我们几个学生代表开会,他表示,大学及理工拨款委员会将到访中大,与中大教务会开会。校方会向大学及理工拨款委员会介绍中大未来三年发展计划。这个发展计划对中大的未来极其重要,希望学生代表配合支持。
马校长言下之意是你们这班学生,平时意见多多,到这样关键时刻,要以中大的利益为重。
杨铁梁当时已是华人按察司,和李福善是少数能够做到香港司法界高位的华人,兼任大学及理工拨款委员会主席的重要公职。
到中大教务会会议之日,杨铁梁等出席,中大在会上提出了两个重要建议:成立法律学院和工程学院。中大力陈香港未来需要很多律师及工程师,而中大开办这两个学院,可以培训更多的相关专业人才。
而杨铁梁的提问非常尖锐,他从不同角度质疑究竟香港是否需要那么多的律师和工程师,他反复质询中大校方预估未来相关人才需求有何理据,问到中大校方「口哑哑」。会后只见校方高层面如死灰,我作为一名列席学生,都觉得中大要搞法律学院和工程学院「冻过水」。
不过,3年之后,政府批准城市理工(当时还未升格为大学)创办法律学院。我觉得自己真的天真,以为政府当年真的认为不需要那么多法律人才,所以不批准中大开办,事实却只是不让中大开办而已。
我加入新闻界之后,对事情了解得更多。1984年中英签署《中英联合声明》,港英政府认为未来会有大量港人移民他国,对专业人才会有巨大需求,于是部署大力扩展大学教育,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训。当时的中大和浸会学院等,都行美式的4年制,而非如港大一样行英式的3年制。政府当年叫中大及浸会4改3,结果浸会接受而中大拒绝。中大此举激怒了港英政府,中大想搞法律学院及工程学院的计划,就因此而泡汤了。
经此一役,我也体会到甚么是行政主导。在港英政府年代,行政权力集中,像大学这样的机构,与政府作对,发展的机会就会被扼杀。
多年以后,我和杨铁梁谈起此事,他已印象模糊,相信这事情只是他出任众多公职当中一件小事而已。而我身为中大人,对此事的印象特别深刻而已。行政主导,就是如此。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