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儿 - 市民最愁排长龙 急症室须认真改变|社论
天气乍暖还寒,流感患者增加,确诊新冠个案亦反弹,公立医院急症室大排长龙,终于出事。本周日一名58岁女长期病患者到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急症室求诊,通宵等候诊治,直至本周一中午,足足等了12小时才获初步诊治,再等检查,当医护召唤她,没人回应,其后发现她在残厕内失去知觉,经抢救后不治,其死因有待调查。事件凸显急症室经常人满之患,医管局长期无计可施。
截至昨午,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急症室要等逾8小时,而广华医院、北区医院和将军澳医院亦要等5小时,求诊者身体不适,还要长时间地等,感受差,病情亦可能恶化,「无病等出病来」。医管局一贯做法,是叫病人向私家医院及诊所求诊,但公立医院收费平,一般市民明知等得辛苦,无奈接受,由私营医疗系统协助疏导,只是空谈。
其实,私立医院在兴建之时,跟政府订有预留低收费或免费病床的规定。同时,医管局在近年流感高峰期亦与数所私立医院签订转介协议,但上述两项措施,落实不理想,使用率不高,未能发挥疏导作用,遑论减轻公立医院的压力。医管局必认真检讨,首先人性化接待求诊人龙,视察长者或特殊人士的需要,弹性提供协助,还要认真推动公私营医院合作,才符合病人的福祉。
辛正儿
截至昨午,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急症室要等逾8小时,而广华医院、北区医院和将军澳医院亦要等5小时,求诊者身体不适,还要长时间地等,感受差,病情亦可能恶化,「无病等出病来」。医管局一贯做法,是叫病人向私家医院及诊所求诊,但公立医院收费平,一般市民明知等得辛苦,无奈接受,由私营医疗系统协助疏导,只是空谈。
其实,私立医院在兴建之时,跟政府订有预留低收费或免费病床的规定。同时,医管局在近年流感高峰期亦与数所私立医院签订转介协议,但上述两项措施,落实不理想,使用率不高,未能发挥疏导作用,遑论减轻公立医院的压力。医管局必认真检讨,首先人性化接待求诊人龙,视察长者或特殊人士的需要,弹性提供协助,还要认真推动公私营医院合作,才符合病人的福祉。
辛正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