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儿 - 加强入口食材检测 防核废水污染危害|社论

12年前日本大地震,大海啸淹浸福岛第一核电厂,触发爆炸,造成核泄漏事故,大量核污染废水自此被储存起来。日本政府计划于今年春季或夏季起,将逾百万吨废水经处理后排入大海。尽管日方列举数据,声称经处理和海水稀释后,对海洋影响不大,但引发当地及周边国家争议,恐对生态以至人类造成不能挽救的损害。昨天民建联议员会见政府官员时,表示强烈关注事件,政府必须提出一套监察和防御的机制,好让公众安心。

不少港人喜爱日本食品,刺身、海产、蔬果、饮品、零食等大有市场,入口过程都必经食环署抽验,确保符合国际安全食用标准。但日本政府准备倾倒核废水,会否影响当地食材和加工食品?究竟对周边海洋生态链造成何等遗害?各地都不应单方面轻信日本政府的说法,因为一旦出现偏差,承受的危害是无法逆转的。

政府要尽快建立一套透明的监察机制,加密公布抽验结果次数,让市民清楚,同时研究防御机制,在日本倾倒核废水后,即收紧抽验准则,一旦发现异常,即使如何轻微,亦应触发反应,如加快收紧入口量,当触及下限标准就禁止入口,必须把风险压到最低,不能让核污染危害市民,长远可能影响市民以至下一代。
辛正儿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