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雄 - 典型的囚徒抉择|巴士的点评
壹传媒六名前高层二十二日在高等法院,承认一项串谋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据称部份人将转作污点证人,这是黎智英案的另一大突破。
认罪不是空泛的,认罪者要承认关键的案情。有认罪者交代,就有很多涉案的细节。而这些已被部份被告承认的案情,也将在未来对黎智英的审讯中再被提出。
很多人问六名被告为何认罪?
一般而言,被告人在刑事案中认罪,通常涉及技术性考量,主要是估计控方掌握的证据而衡量控方胜诉的机会。如果估计控方很大机会胜诉,认罪显露悔意可以减刑三分之一,例如原先定罪判刑五年(只是假设),减三分之一,即坐三年零四个月,再加上可以扣减公众假期,大约两年多,就可以刑满出狱。由于涉案人不准保释,已经扣押了相当年期,只要服满余下的刑期就可以获释。
换一个角度,如果被告不认罪,结果被判有罪,通常会选择上诉。这类案件,无论那一方败诉,很大机会都会上诉到终审法院,结果就是一拖几年。即使被告期间被判无罪,上诉期间可以外出,心理压力也会很大。被告两相权衡,若估计控方的证据充份,认罪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回想二○二○年八月十日,当时《香港国安法》已生效一个多月,警方大举搜查壹传媒位于将军澳的总部大楼,并拘捕黎智英、部份壹传媒高层和周庭、李宇轩等社运人士。据说,警方执行拘捕行动的时候,只掌握到表面证据,并未有充足的证据。在拘捕之后搜证,逐渐累积证据。
案件的关键变化是发生了所谓的「12瞒逃事件」。涉案人之一的李宇轩于同年八月二十三日,与另外十一个涉及反修例案件的人,打算坐快艇偷渡去台湾,但快艇驶入内地水域时,被内地海警截获,李宇轩在内地拘留期间,具体交代了案情。李宇轩被押返香港后,与律师助理陈梓华承认串谋黎智英及「揽炒巴」刘祖迪等人勾结外国势力罪,这成为黎智英案的第一个重要突破点。
黎智英案被控以勾结外国势力违反国家安全罪,当中涉及很多不同的环节。李宇轩是其中一个执行者,上线是已潜逃离港的黎智英的助手Mark Simon。由于相关的接触是隐密地进行,如果没有相关人士爆料,控方不容易建立起整个证据链条。但当有涉案人士认罪,将犯罪事实和盘托出,整个勾结行动的脉络就会完全显现。在李宇轩、陈梓华认罪后,控方掌握了大量证据,成功起诉黎智英的机会增加。其他壹传媒高层被告人就要各自考量,是否继续选择否认控罪,冒上最后被定罪的风险。
现实上被告会如骨牌地倒下,在环境局限下选择认罪的决定。就像博弈论(Game Theory)里面的「囚徒抉择」,每人都会估计其他被告会否认罪?会否爆料?他人认罪自己不认罪有几不利?
壹传媒六个高层最终选择认罪,承认更多案情,对黎智英案的形势更加不利,这场官司不容易打。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认罪不是空泛的,认罪者要承认关键的案情。有认罪者交代,就有很多涉案的细节。而这些已被部份被告承认的案情,也将在未来对黎智英的审讯中再被提出。
很多人问六名被告为何认罪?
一般而言,被告人在刑事案中认罪,通常涉及技术性考量,主要是估计控方掌握的证据而衡量控方胜诉的机会。如果估计控方很大机会胜诉,认罪显露悔意可以减刑三分之一,例如原先定罪判刑五年(只是假设),减三分之一,即坐三年零四个月,再加上可以扣减公众假期,大约两年多,就可以刑满出狱。由于涉案人不准保释,已经扣押了相当年期,只要服满余下的刑期就可以获释。
换一个角度,如果被告不认罪,结果被判有罪,通常会选择上诉。这类案件,无论那一方败诉,很大机会都会上诉到终审法院,结果就是一拖几年。即使被告期间被判无罪,上诉期间可以外出,心理压力也会很大。被告两相权衡,若估计控方的证据充份,认罪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回想二○二○年八月十日,当时《香港国安法》已生效一个多月,警方大举搜查壹传媒位于将军澳的总部大楼,并拘捕黎智英、部份壹传媒高层和周庭、李宇轩等社运人士。据说,警方执行拘捕行动的时候,只掌握到表面证据,并未有充足的证据。在拘捕之后搜证,逐渐累积证据。
案件的关键变化是发生了所谓的「12瞒逃事件」。涉案人之一的李宇轩于同年八月二十三日,与另外十一个涉及反修例案件的人,打算坐快艇偷渡去台湾,但快艇驶入内地水域时,被内地海警截获,李宇轩在内地拘留期间,具体交代了案情。李宇轩被押返香港后,与律师助理陈梓华承认串谋黎智英及「揽炒巴」刘祖迪等人勾结外国势力罪,这成为黎智英案的第一个重要突破点。
黎智英案被控以勾结外国势力违反国家安全罪,当中涉及很多不同的环节。李宇轩是其中一个执行者,上线是已潜逃离港的黎智英的助手Mark Simon。由于相关的接触是隐密地进行,如果没有相关人士爆料,控方不容易建立起整个证据链条。但当有涉案人士认罪,将犯罪事实和盘托出,整个勾结行动的脉络就会完全显现。在李宇轩、陈梓华认罪后,控方掌握了大量证据,成功起诉黎智英的机会增加。其他壹传媒高层被告人就要各自考量,是否继续选择否认控罪,冒上最后被定罪的风险。
现实上被告会如骨牌地倒下,在环境局限下选择认罪的决定。就像博弈论(Game Theory)里面的「囚徒抉择」,每人都会估计其他被告会否认罪?会否爆料?他人认罪自己不认罪有几不利?
壹传媒六个高层最终选择认罪,承认更多案情,对黎智英案的形势更加不利,这场官司不容易打。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最Hit
中电电费优惠2026| 9大电费资助 长者半价!派$100消费券+$1000津贴 即睇申请资格/方法
2025-11-21 10:56 HKT
BNO港人移英门槛恐提高 内政部咨询文件:英文须达B2水平 设入息条件
2025-11-21 07:12 H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