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飘 - 运用财政解民困 公众急需及时雨|社论

连续三年的新冠疫情,对本港经济造成严重打击。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天指出,他对今年的经济发展不感乐观,料本财政年度录得逾千亿元赤字属「在所难免」,但他亦强调毋须太悲观,原因是香港仍有足够的财政储备,应对挑战,甚至有需要时可以用来「顶住经济保住就业」。财政司司长的说法,符合公众的期望,因为按照目前疫情的发展,以及香港通关的进度,各行各业极之需要新一轮的扶助措施,才能渡过难关。

过去三年,政府推出多轮抗疫纾困措施,包括向受疫情打击的行业,提供针对性的援助,以及差不多惠及所有行业的「保就业」措施,也有向合资格港人直接派钱,均对支持市民、力挺各行业,以及提振经济,发挥积极作用,但疫情反复,香港与内地和外地也未完全通关,即使乐观地可以在稍后时间通关,但旅客和商人也要一段时间适应,并提高重来香港的信心。换言之,香港社会、民生和经济要全面复常,或要数年的时间。

财政储备必须用得其所,支持市民、各行业挨过疫情,大有需要。财政司司长已露了口风,市民和各行业期望未来的逆周期纾困措施,可以进一步优化,尽量直接落入市民和在职者口袋中。
李一飘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