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飘 - 金融霸权应否获表扬?|社论

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由联储局前主席伯南克等三名美国经济学家一同夺得,以表彰三人对银行及金融危机的研究。正值美国联储局加快加息步伐,在早年美国量化宽松期间大升的全球股市和楼市,快速由高位下坠,投资市场哀鸿遍野。伯南克获奖,自然引起不少人非议,质疑诺贝尔奖委员会不但罕有地颁奖给美国前金融官员,更对「美国金融霸权」视而不见,影响奖项的公信力。

伯南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研究,让人认识银行在金融危机中的角色,以及为何避免银行倒闭如此重要。诺贝尔委员会指,在二○○八年金融危机和近三年来的新冠疫情期间,相关的研究尤其显得「宝贵」,反映委员会重视研究的学术价值及应用实效,但却对美国联储局使用相关调控机制,所引致的全球金融起跌,对人们的影响,不加深究。

为了挽救美国金融危机,伯南克在任联储局主席时,透过大量印钞,压低息口,推行量化宽松,以刺激经济,但资金流向金融市场和楼市,造成牛市和资产泡沬,出现经济好转的假象,其实泡沬始终会爆破。直至通胀出现,联储局开始加息潮,在强美元政策下,环球货币大幅贬值,股楼齐跌,被视为美国割韮菜,各国为美国「埋单」,这种「金融霸权」的操作者,是否值得颁予诺贝尔奖表扬,正是这次经济奖的争议焦点,也值得世人反思。

李一飘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