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雄 - 要预备第六波到来|巴士的点评

随著传染性更强的新冠变种病毒BA.5蔓延,新冠疫情在全世界继续扩大。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发表报告,指在最近两周全球感染新冠病毒增新人数上升百分之三十,主要原因Omicron的新亚型BA.5的传染性很强。不过由于死亡和重症人数较少,各国暂时都按兵不动。

据世卫最新数据,BA.5正于全球取代其他病毒株,遍及83个国家或地区,过去一周涉BA.5个案由百分之三十七升至百分之五十二;BA.4则由百分之十一微升至百分之十二。涉BA.2及BA.2.12.1个案则下跌。美国约翰霍普斯金大学的统计数据显示,直至七月六日,美国每新增感染人数的平均值比两周之前上升了百分之十二,达到十一万人,而欧洲增加百分之二十三,其中德国增加百分之三十二,新冠疫情再爆发主要与BA.4和BA.5流行有关,特别是BA.5变种病毒。

日本在七月七日召开疫情监测会,官员在会上称,截至七月四日的一周内,BA.5占日本确诊个案百分之三十三点四。而在欧美,BA.4和BA.5都是主要的病毒株,美国的亚型病毒株感染个案占比高达百分之七十六。

对未来本地的疫情有几点值得注意:

一、BA.4和BA.5的高传染加致病性。

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在五月底发表论文,东大传染学教授佐藤佳指出,BA.4和BA.5的传染力、免疫抵抗力和致病性都比当时流行的BA.2病毒株的高,痊瘉后的重复感染机率也好高。团队分析BA.4和BA.5在南非的传染力高于BA.2的一点二倍。

另外,BA.4与BA.5其中一个特异变种是致病性高。Omicron早前的变种病毒,主要感染患者的上呼吸道,不会进入肺部,而BA.4与BA.5进一步突变之后,在仓鼠的研究发现,仓鼠感染之后,体重减低了很多,而且很易会出现大面积感染,显示BA.4与BA.5的传染性和致病性都高很多。

二、死亡率暂时不高。不幸中之大幸是,虽然BA.4与BA.5已经变成主流的新冠病毒,但重症和死亡人数暂时未见升得很高。据美国疾控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在七月五日之前的七天,美国平均每日新增死亡人数为二百七十人,不及二○二一年一月高峰时的十分之一。七月七日,日本新增感染人数连续第二日超过四万人,而重症患者只有六十七人。BA.4与BA.5虽然会感染患者的肺部,但暂时未出现大量的重症患者。

三、BA.5将变成为香港的主流病毒株。由于环球数据显示BA.5占了确诊者百分之五十五,而香港感染BA.5的占比,仍低于此数。由于香港的防疫比外国严谨,所以BA.5的扩散也相对慢。不过,外国的趋势已预示了未来的发展,BA.5的流行,既代表着新一波的疫情在环球爆发将会到来,也显示了在香港略为滞后之后,BA.5可能也会变成病毒主流,增确诊人数会进一步上升。

政府刚公布刚保护会采取实名制的健康码,也会成红黄绿码,确诊者会变成红码,而需要隔离的人士就会变成黄码,主要针对确诊者和需要隔离者。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措施,可以减少像第五波疫情爆发、「望月楼空少」那样的病毒散播的情况。因为在新措施下,回港需要隔离的空勤人员,将会是黄码,而且是实名登记,他没有绿码,就不能进入食肆。新措施是一个双重保证,既有追踪手环,也有实名制的健康码,确保了正在检疫的人员尽量减少流入社区。

第五波疫情爆发时由于有太多确诊者,政府被逼要让他们居家自我隔离,并无管控措施,政府新增的实名制的健康码,可说是一种补救措施。

香港要做好准备,万一第六波疫情来临的时候,要作出何种应变。而观察重症和死亡人数以及香港疫苗接种情况,是可以作为如何应变的重要参考数据。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