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点评|阿爷助港抗疫有整套部署 - 卢永雄
香港疫情爆发,确诊数字如火箭地上升,几千个确诊者无法入住隔离设施只能在社区呆等,除了老人又有四岁确诊幼童病殁,香港人心惶惶。
不过在关键时候,阿爷出手了。
一)阿爷不怕烦。
国务院港澳办首先以「发言人答记者问」的方式,在二月十日晚上主动发稿,评论香港抗击第五波疫情,当中核心思想是重申「动态清零策略」,最关键的两句是「香港只要有求,祖国必定有应。」
这回应了一些本地评论,经常话「阿爷唔得闲」、「唔好烦阿爷」。有些人是认真地不想烦阿爷,也有一些人背后经常有那种「两制心魔」,内心觉得阿爷派人落来帮香港就无两制了,口就说得漂亮话不想烦阿爷,实际上是不想见到阿爷。今次阿爷直接答你,我不怕烦,我有求必应,香港有困难,尽管开口。
二)中央支持,香港不败。接着就到二月十二日,在深圳召开第二次内地与香港新冠肺炎疫情专题交流会,阿爷不单提供意见,还具体提供帮助。
会后港澳办再发稿,题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支持香港尽快稳控疫情」。这也是一再明确表态,阿爷撑香港,叫香港人要有信心,抗疫这一仗会打得赢,香港必可「动态清零」,不用如美西方国家那样早早投降,不用如他们那样接受大量死亡。
这让人回忆起二○一九年的事件,那时社会暴乱愈演愈烈,灰心失望的情绪高涨,港澳办发言人定期开记者会,稳定香港军心,然后一步步反攻。如今香港抗疫,又会再经历这种由乱而治的过程。
三)读懂阿爷的评价。有人话香港抗疫搞得这样差,为何阿爷对特区政府抗疫失误无半句负评?阿爷从来潜藏,但也要读懂阿爷的评价。港澳办在两地开会后的新闻稿指香港疫情尚未见顶,在此形势下,更需要有关各方增强风险意识,充份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团结动员全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资源,以更坚定的意志、更广泛的共识、更有力的措施,齐心抗疫。
翻译成香港人的语言,阿爷认为,香港疫情失控,是因为风险意识不够,才要增强。之前没有向中央求助,就没有发挥「一国两制」的优势。建制之中亦有人认为都要快打针与病毒共存,就是和疫症对抗的意志不够坚定。有人话不用维持「动态清零」,针对这种意见才要重新形成「清零」的共识。特区政府没有疫情爆发如何应对、一揿掣就可以推出的方案,就是没有更有力措施。要打胜仗,在中央支持下,一切都要变。
四)先大幅扩大收治设施。看来阿爷参考内地经验,已有一整套协助香港应对疫情的策略,会一步步推出来。
香港现在的疫情,已接近当年武汉的感染状况,每日确诊者数以千计,多多医院也不够,社会上有大量隐形传播者。当时阿爷应对武汉危急情况,先大量建造收治设施,然后进行大规模检测。一)用沙士年代那一招起火神山医院的方式,马上建好有负压病房的临时医院,接收重症病人。二)武汉爆疫时新创的是把大量体育馆,成为「方舱医院」,接收轻症,这种「方舱医院」,把病床运入球场,内地派解放军去搞,一两日可以搞起来。这些球场改造的「方舱医院」,可以不断增加,理论上收十、二十万人都得。内地和香港一样,家居狭少,如外国那样确诊居家隔离,很易传染家人,所以一定要大量建隔离收治设施。
未来若进行全民检测,或分区强检,找出数以万计的潜在确诊者出来,若无收治设施,会大起恐慌。天量扩大收治设施(特别是方舱医院)后,才好大幅检测。
香港还有抗疫谁来领军的争论。我就觉得阿爷应对疫情,经验老到,控制大中小疫情都有实战经验。香港要用好阿爷的支持,大搞临时医院,大量扩大检测力量,快速控制疫情。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不过在关键时候,阿爷出手了。
一)阿爷不怕烦。
国务院港澳办首先以「发言人答记者问」的方式,在二月十日晚上主动发稿,评论香港抗击第五波疫情,当中核心思想是重申「动态清零策略」,最关键的两句是「香港只要有求,祖国必定有应。」
这回应了一些本地评论,经常话「阿爷唔得闲」、「唔好烦阿爷」。有些人是认真地不想烦阿爷,也有一些人背后经常有那种「两制心魔」,内心觉得阿爷派人落来帮香港就无两制了,口就说得漂亮话不想烦阿爷,实际上是不想见到阿爷。今次阿爷直接答你,我不怕烦,我有求必应,香港有困难,尽管开口。
二)中央支持,香港不败。接着就到二月十二日,在深圳召开第二次内地与香港新冠肺炎疫情专题交流会,阿爷不单提供意见,还具体提供帮助。
会后港澳办再发稿,题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支持香港尽快稳控疫情」。这也是一再明确表态,阿爷撑香港,叫香港人要有信心,抗疫这一仗会打得赢,香港必可「动态清零」,不用如美西方国家那样早早投降,不用如他们那样接受大量死亡。
这让人回忆起二○一九年的事件,那时社会暴乱愈演愈烈,灰心失望的情绪高涨,港澳办发言人定期开记者会,稳定香港军心,然后一步步反攻。如今香港抗疫,又会再经历这种由乱而治的过程。
三)读懂阿爷的评价。有人话香港抗疫搞得这样差,为何阿爷对特区政府抗疫失误无半句负评?阿爷从来潜藏,但也要读懂阿爷的评价。港澳办在两地开会后的新闻稿指香港疫情尚未见顶,在此形势下,更需要有关各方增强风险意识,充份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团结动员全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资源,以更坚定的意志、更广泛的共识、更有力的措施,齐心抗疫。
翻译成香港人的语言,阿爷认为,香港疫情失控,是因为风险意识不够,才要增强。之前没有向中央求助,就没有发挥「一国两制」的优势。建制之中亦有人认为都要快打针与病毒共存,就是和疫症对抗的意志不够坚定。有人话不用维持「动态清零」,针对这种意见才要重新形成「清零」的共识。特区政府没有疫情爆发如何应对、一揿掣就可以推出的方案,就是没有更有力措施。要打胜仗,在中央支持下,一切都要变。
四)先大幅扩大收治设施。看来阿爷参考内地经验,已有一整套协助香港应对疫情的策略,会一步步推出来。
香港现在的疫情,已接近当年武汉的感染状况,每日确诊者数以千计,多多医院也不够,社会上有大量隐形传播者。当时阿爷应对武汉危急情况,先大量建造收治设施,然后进行大规模检测。一)用沙士年代那一招起火神山医院的方式,马上建好有负压病房的临时医院,接收重症病人。二)武汉爆疫时新创的是把大量体育馆,成为「方舱医院」,接收轻症,这种「方舱医院」,把病床运入球场,内地派解放军去搞,一两日可以搞起来。这些球场改造的「方舱医院」,可以不断增加,理论上收十、二十万人都得。内地和香港一样,家居狭少,如外国那样确诊居家隔离,很易传染家人,所以一定要大量建隔离收治设施。
未来若进行全民检测,或分区强检,找出数以万计的潜在确诊者出来,若无收治设施,会大起恐慌。天量扩大收治设施(特别是方舱医院)后,才好大幅检测。
香港还有抗疫谁来领军的争论。我就觉得阿爷应对疫情,经验老到,控制大中小疫情都有实战经验。香港要用好阿爷的支持,大搞临时医院,大量扩大检测力量,快速控制疫情。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最Hit
宣萱上载「拖手相」官宣古天乐恋情?无预警甜蜜发图惹网民疯狂 本尊上水10字亲回应
2025-11-13 22:00 HKT
香港老板大赞厨师见工有诚意!港男「盛装」应征中厨 即场抛镬炒小菜 网民恭喜:尊重自己同工作
2025-11-13 16:00 HKT
孝女为亡父取消电话合约 反被客服要求「机主亲身嚟办理」 网民:叫爸爸回魂揾佢整
2025-11-13 18:11 H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