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High Tea——英国社会文化知多啲

  香港有人热衷移居英国,原因是为下一代,可以让孩子在他们眼中合适的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和生活环境成长。持这种意见的人,到底对英国社会文化、现况有几多认识?他们真的明白英国是一个他们想孩子们成长的首选地方?
  热衷英国生活的家长,除了因为「BNO」移民计划提供了便捷的移居途径之外,也觉得香港的教育制度令孩子们的成长带来太沉重的压力,英国生活会写意得很多。但世事无绝对,英国教育制度是否真的是令孩子们完全可以轻松学习而可以入读剑桥、牛津大学?我们不肯定,但这些家长不可不知的是升学是孩子成长的一部份,但在那种社会氛围下成长也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
  很多家长们在一家未移居英国前,会与朋友交流心得、好故事、不良体验也许大家都有听过,但对于英国的一些社会现象,大家到底知多少?若知道这些现象和社会发展趋势,家长们会拥抱还是担心呢?
  近几个月,英国有些关于社会状况的报道,其实令人很意想不到。上星期,英国传媒报道英国著名老牌大学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面对校内学生从事色情行业以赚取学费的情况增加,大学校方于是支持学生开办性工作训练课程,教导学生如何安全地从事性工作。今年八月,有一则新闻指出,苏格兰政府向学校发出指引,指出四岁大的学童若要进行变性手术,不需要得到父母同意,同时老师们不准质疑学生为何要变性,而只可以问他们的新名字和应称学生为「他」或「她」。也许变性手术在英国真的不是怎么一回事,在上周又有新闻说苏格兰政府准备在政府大楼的男厕也放置女性衞生巾,以方便变性的公务员。不作性别区别的主张亦发生在铁路服务上,在今年五月有一则报道说伦敦东北铁路线当局要求列车站长在作出广播时,不可将乘客称为先生们、女士们、男孩们、女孩们,因为他们收到一个「非二元性别者」的乘客投诉有性别区分的广播。这些传媒报道其实说明了英国社会文化的一种趋势,一直在香港生活成长的家长们,会觉得这种社会文化氛围很陌生吗?会否想知多一点才判断儿女在这种文化氛围下接受教育是否适合的吗?
  欧美国家对高度自由主义和平权主义采取极度包容,以至鼓吹的立场,这些价值观是否我们长期生活在香港,以及在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下的香港人认同兼拥抱的呢?移居英国前,大家有想清楚这些问题吗?有想清楚文化差异对孩子的影响是甚么吗?若未有的话,从今天开始应该多作了解才作决定!
黄丽君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