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就业前景不乐观 快想方法振经济

  继早前的保就业计划,再加近期推出的电子消费券,各个行业同时受惠,也反映在失业率回落的走势上,但统计数字滞后,只反映政府提振措施的效力,已成过去,不少业界人士担心,环球疫情持续不散,香港与内地通关难以实现,未来在没有政府介入之下,展望不少行业的裁员潮将起,失业率又会回升,政府不能坐视不理,必须未雨绸缪,研究其他提振经济的方案。
  统计处公布,最新失业率百分之四点五,较上次数字跌零点二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及旅游相关行业失业率依然高企,为百分之七点二。这些数字,是在有电子消费券撑市民消费、惠及各行业之后的表现,只属短暂性,在电子消费券的庞大消费力过后,各行业又要面对疫情的挑战。其中尤以旅游业和零售业考验最大,旅游业界指出,如果中港迟迟不通关,两地的人流继续无法互通,业界难挨,估计圣诞新年内部消费力过后,又要再裁员,在涟漪效应下,零售业等也相继削减人手,失业率势将掉头回升。
  政府不能见死不救,即使财政司司长明言不会再推保就业计划,但不代表甚么也不做,当前急务,是争取中央信任,力求早日先与内地和澳门通关,把香港纳入内地强大的内循环消费圈中,为本港经济提供动力,如果通关难,当局就要另想良方,究竟怎么做?必须把民生需要放在首位,多推出挺就业的措施。
李一飘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