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港康码」来迟 不利未来通关

  「来港易」计划由今天起实施,身处广东省和澳门的非香港居民分别持「粤康码」或「澳康码」,入境香港时经转码并获发绿色二维码,即可获豁免强制检疫。这个安排有助陆续恢复中港澳三地人流往来,亦可以视为未来疫情减退后「通关」的试验。不过,香港目前并无设立「港康码」,与内地和澳门不配合,尽快准备好「港康码」基建和适时推行,事不宜迟。
  内地「粤康码」或澳门「澳康码」的好处,是全面应用在生活层面,只要纪录出示持有者接触过传播链或进出过疫情场所,就会由绿转红,给予他人警觉,也有助追踪染疫者和推行隔离防疫。故此,持有者入境后,如果他们曾在内地接触患者,由于资料已转往并连结卫生署,港方亦会得悉,大大提高了抗疫的效率。反方向来看,香港仍未有「港康码」,对港人未来进入内地和澳门,与两地的防疫基建出现不协调现象。
  行政会议成员、立法会议员林健锋近日多番要求政府尽快推出「港康码」 ,好让市民熟习使用,为日后粤港澳三地全面恢复往来做好准备。此议必须受到当局重视,并且与内地和澳门多沟通,让「港康码」与「粤康码」和「澳康码」互相配合,形成一个三地连结的防疫抗疫平台,对任何疫情个案展开快速的追查,并为各类处所提供保障。对于部份港人担心私隐问题,其实过虑,当局可设限资料只供抗疫用途,不会与政府其他部门联系,便可解决,现在一切以抗疫为先,不必要的担心可免。
李一飘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