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谷医学科技 前景无限量
香港科研界迎来喜讯,素有「病毒神探」称号的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以及港大公共卫生学院病毒学讲座教授裴伟士,凭发现○三年的沙士冠状病毒,同时研究由动物到人的传染链,为人类应对中东呼吸综合症和新冠肺炎病毒引发传染病的重大贡献,昨天夺得有中国诺贝尔奖之称的「未来科学大奖」,反映香港学者在医学病理研究的成就卓越。
今次袁、斐得奖,并不令人意外,但仍是一次重要的鼓励,令各界更加注视香港科研人才,尤其在医学研究和生物科技两方面。由于港大和中大的医学院一直在世上享有盛名,并同时设立教学医院,两大医学学者多年来带领不同团队,研究有不少突破,例如中大医学院副院长卢煜明,在非创伤性产前诊断领域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提供安全可靠的测试方法检验孕妇,并提早发现胎儿问题,造福全球孕妇及婴儿,获奖无数,近年多次被视为诺贝尔医学奖的热门人选。
香港学者特别在检测方面处于国际顶级水平,人才辈出。生物科技水平亦突飞猛进,不断有新的科研成果,证明香港在这两个领域大有可为。近年香港与内地已在实验室方面加强合作,并不断引入国际人才,这个趋势必须持续下去,这有赖政府进一步加强支持,也要商界大力捐助及放胆投资,让香港学者更上一层楼,深化医学和生物科技两大产业,为全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
李一飘
今次袁、斐得奖,并不令人意外,但仍是一次重要的鼓励,令各界更加注视香港科研人才,尤其在医学研究和生物科技两方面。由于港大和中大的医学院一直在世上享有盛名,并同时设立教学医院,两大医学学者多年来带领不同团队,研究有不少突破,例如中大医学院副院长卢煜明,在非创伤性产前诊断领域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提供安全可靠的测试方法检验孕妇,并提早发现胎儿问题,造福全球孕妇及婴儿,获奖无数,近年多次被视为诺贝尔医学奖的热门人选。
香港学者特别在检测方面处于国际顶级水平,人才辈出。生物科技水平亦突飞猛进,不断有新的科研成果,证明香港在这两个领域大有可为。近年香港与内地已在实验室方面加强合作,并不断引入国际人才,这个趋势必须持续下去,这有赖政府进一步加强支持,也要商界大力捐助及放胆投资,让香港学者更上一层楼,深化医学和生物科技两大产业,为全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
李一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