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为残奥代表打气 延续社会正能量

  东京奥运会落幕不久,残疾人奥运会昨晚开锣。香港运动员在历届残奥上的表现均十分出色,不逊于健全的奥运代表。乘着香港在东奥取得一金二银三铜的佳绩,公众要为本港残奥选手多打气,鼓励他们夺取更多奖牌。
  香港今届一共派出二十四名运动员,参加八个项目,包括射箭、田径、羽毛球、硬地滚球、马术、游泳、乒乓球及轮椅剑击。值得注意的是,一半香港代表是首次出征残奥,但当中不乏夺牌大热,例如在轮椅剑击、硬地滚球、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都有望争牌。这个乐观估计,彰显香港培训运动员的制度成熟,除了产出更多有力在奥运会夺取奖牌的运动员外,即使在残奥中,选手水平达国际级数。
  单论奖牌数目,香港运动员在残奥的表现极佳,同样振奋人心。最明显的例子是苏桦伟,他曾在世锦赛赛跑夺取多项奖牌,如今仍是男子T36级二百米径赛跑残疾人士世界纪录保持者,这项纪录在○八京奥创下,十多年来未被打破!按苏桦伟个人事迹改编而成的电影《妈妈的神奇小子》,于近日上映,口碑极佳,感动不少观众,反映残疾运动员的付出,绝不比正常运动员少,他们努力拼搏,在场上为港争光,港人要以他们为荣,支持他们,一同延续香港社会的正能量。
李一飘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