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点评——新选委会应具人大政协监察功能

  选委会提名结束,将于九月十九日举行选举。观察选委会的提名情况,发现到两个特点。
  一、反对派举白旗。香港的反对派由早年抵制选委会,完全不参与。到后期积极参与,并在多个界别全取议席,冲上三百席以上。不过,完善政制之后,反对派举白旗。除了少量传统泛民人士如狄志远参与之外,没见到反对派大党参与选委会选举;
  二、建制派之间的竞争。今届选委会选举,个别界别仍有竞争,但都只属建制派之争,以教育界为例,过去,教育界投个别票,有八万个选民,今次投团体票,只有一千七百个选民。教协组成联合名单,囊括三十个席位的风光已不再,现更变成明日黄花,宣布解散。是次选委会选举,教育界在十四个可供选举的席位当中,由于身兼人大代表的教联会会长黄均瑜转为教育界当然委员,教育界改为十三席,今届有十四人报名,当中有十三人是津贴中学议会、津贴小学议会和资助小学校长会等十多个教育团体组成的教育专业联盟提出的联合名单,余下的一个竞争者也并非反对派人士,选委会选举变成了建制派之争。观察目前局势,未来的选委会可能有八成以上的议席,会由与阿爷关系良好的建制派人士取得。
  未来,选委会的角色和功能也会大变。此前,选委会的基本功能是选行政长官,每五年选一次,其余的时间完全不运作。未来,选委会除了选行政长官之外,还会选出四十个立法会议员,占了立法会九十个议席的百分之四十四点四。这是阿爷完善香港政制、将香港回复行政主导的设计,行政长官和相当部份立法会议员由选委会选出,可以确立政府的施政能够在立法会得到稳定的支持。
  另一方面,有政坛高人同我讲,选委会未来应发挥新的监察功能。未来的选委会与过去的选委会将会有很大的不同,应该要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可以像内地的人大和政协一样,每年定期开会,检视政府提交的工作报告,甚至可以质询政府有否履行选举时的承诺。另外,选委会也可以像人大和政协一样,设立专门的委员会,专项研究经济民生等各方面的课题。选委会共有一千五百名委员,当中囊括了很多社会上各行各业的精英,理论上,他们可以做政府的智囊,为政府出谋献策。
  一直以来,香港都不重视智囊和研究组织。现届政府甚至将中央政策组解散,改为创新办。政府未来应该更重视政策研究工作,更重视各界的智囊,而选委就是其中一个主要的智囊。此外,选委会也可加入召集人制度,方便往后可以随时召开会议。例如立法会一旦出现议员出缺,就可以马上进行补选。
  简言之,政坛高人认为选委会的角色应该改变。完善政制之后,议会上的反对派大减,香港政局会更加稳定,而选委会加入了监察的功能,可做到反对派减少但对政府的监察不减的效果。选委会可以推动政府工作,提高其施政效率,解决香港的重大问题,将香港推上新的发展台阶。
  编者按:卢永雄先生因个人事务,请假个多月,期间由《巴士的报》总编辑李彤撰写《巴士的点评》。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李彤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