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土地供应甩晒辘 拓边陲地莫再拖

  现届特区政府以增辟土地为施政重点,但几年下来,不见成效,觅地没有良策,沦为空谈,公私营房屋都供不应求,愈趋严重,反映在公屋轮候时间上,市民最少等五年零八个月才有机会上楼,而私人楼价狂飙不止,住宅呎价冠绝全球,成为民生大问题。特区政府无计可施之际,政协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重提其任内的施政建议,动用一百公顷大榄郊野公园的边陲地,兴建约两至三万个居屋单位,是切实行可行的方法。对此,现届政府曾予以否决,现在应重启研究,急市民所急。
  上届特区政府于二○一七年委托房协,研究使用部份郊野公园边陲建屋,研究尚未完成,到二○一九年就被现届政府委任的土地供应专责小组所扼杀,房协的研究亦无疾而终。其后,特首林郑月娥在其《施政报告》提出「明日大屿」计划,但远水不能救近火,现在急需更大的决心,于短期内开拓土地,而上届政府提出使用千分之二郊野公园边陲地之议,能够在短期内增加土地供应,也不会对郊野公园构成影响。
  特区政府必须展示更大的作为,敢于走出第一步,只要开了一个头,证明使用部份郊野公园边陲地,可以纾缓土地短缺,应循此思路,再接再厉,积极研究使用更多边陲地的可能性,才有机会走出土地供应短缺的困局。
李一飘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