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High Tea——香港民主易轨再易轨

  无奈、失望、消沉是部份香港年轻人对未来的看法吗?港式民主已易轨,是否就代表港人治港已无希望?前几天,运输及房屋局前局长,亦是已解散的泛民政党汇点的前主席张炳良在港台《香港家书》劝喻香港年轻人,鼓励他们要摆脱心障,不要听消沉或虚妄的话,又指悲情只会助长无望、弄假成真。他这一番话,能引起共鸣吗?
  张炳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走过一条漫长的香港民主路,他的劝喻是深刻的体会。他说港式民主已易轨,过去各方面的努力不少白费,对他来说,这是残酷的政治现实。与他一起打拼的民主路上人,有几多人想见到今天的局面?
  香港式民主已易轨,并不始于人大常委上月决定将香港政制推倒重来。香港民主已变色、已变质,从循序渐进扩大民主化的路上转向,是始于一大群泛民阵营的新兵老将,在二○一四年开始与本土派结合,图谋在香港搞变相的夺权政变,这才是香港民主易轨的第一步。北京在九七后,让香港继续发展民主政制,与变质后的泛民要搞的自决之路是两条轨道,变质的泛民是要胁着香港的民主列车跳去另一条轨道,这个高危动作,把香港人当作人质,结果当然是车毁人亡!
  张炳良说:悲情只会助长无望、弄假成真,惟有脚踏实地投入,才可塑造明天。这一番话,是一语中的。年轻人,你们可知为何要争取民主?民主政制的初心是甚么?是为市民的福祉发声,是为老百姓争取更好的生活,不是只为争取一个制度,不是为那一个党、那一个阵营要掌控政府。为何自二○一四年的占领运动后,香港民主政制已经脱轨,因为搞运动的人根本没有真正把市民的福祉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从占领运动到二○一九年的反修例运动所见,是一场泛民和本土阵营大力创伤香港的夺权运动,无数人饱受其害,社会几乎跌入瘫痪的局面,这种行为与民主的初心完全背道而驰,年轻人,你们看得懂吗?
  惟有脚踏实地投入,才可塑造明天,这是最中肯的意见。脚踏实地就是重回社区,帮助市民、做民生福祉的工作,而不是搞政治把戏。从头开始,绝不容易,但惟有从头开始,才能找到出路,创造明天。若大家因为无奈和失望而纵容自己沉溺在悲情之中,就真的不会再有明天,是完全放弃了港人治港的机会了!
黄丽君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