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尖多士——「鲑鱼之乱」

  台湾一家寿司店奇招突围:但凡姓名之中有「鲑鱼」二字或两者之一,可获免费「放题」招待,结果引发所谓「鲑鱼之乱」,连一些好事之外国团体,也在社交媒体上乘机「抽水」,传为笑谈。
  事件并不见得「失礼」,贪便宜,乃全人类之共性:美国商场经常举行「黑色星期五」之酬宾活动,大批民众连夜露宿排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待开闸,状如猛兽扑食,其形容举止,不见得比台湾抢吃寿司的顾客更为优雅端庄。也就是英文所谓,人人内心都有一条价格的底线。如果不是免费吃寿司,而是某欧洲奢侈品牌免费放赠手袋、腕表,料港人狼奔之豪放场面,应不会较之逊色。
  寿司店原本的计划合情合理,姓名含有「鲑」或「鱼」者可获免费招待,常理而言,华裔姓名使用「鱼」字的机率很低,何况是来自异国的品种「鲑」,若姓名真有巧合,属极之罕,理当奉为贵宾。但出乎意料者,是台湾人改名易如反掌:据报只需一百台币(约二十多港元),且一生可以改名三次。
  改动姓名,关系重大,牵涉银行、福利、医疗、税务各系统,一般而言,不可能如此轻易;但是,台湾政府为国民改名,效率奇高,收费廉宜,仅在店家推广期内,便能完成所有程序,包括印制发放身份文件,令人称奇。
  只是一件芝麻绿豆小事,但克制贪婪,制度成本的约束比个人道德修养,更为有效,但当今一干西方政客,以免费福利政策吸引选民,无非是放纵人性之恶而已。既然为免费吃寿司,可以改名;为免费读大学、看医生,则选票又有甚么不能改?
陶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