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快打针 拉近距离抗抑郁

  疫情超过一年,一般市民长期抗疫,压力不少,老人院院友、各类复康院舍住友、长期留医病人等更甚,由于政府实施社交距离措施,上述处所被视为爆疫高危地,故疫情爆发以来,出于保护院友,故暂停探访,令院友和病人无法接触亲友,失去重要的亲情支持。现在疫情回落,接种疫苗计划也顺利开展,只要够多人打针,就可以加快控疫,将有助更早恢复各类院舍和医院的探访安排。
  多项调查显示,疫情下,受访者感到的生活压力,比疫前大得多。一般人如此,失去亲友探访的院友和病人,情况会更差。虽说有社工和医护人士照顾,也可以透过智能手机通讯,但亲友的嘘寒问暖,难以被取代。除非有特殊情况,如院友或病人病重,家人才获额外批准探望,这并不理想,甚至短时间内眼见亲人离世,是一种遗憾。
  安老事务委员会主席林正财透露,当局正考虑放宽院舍探访安排,如果探访者与院友都已接种疫苗,在「定点、定时、定人」安排下,或可获安排于院舍指定通风房间内、戴口罩见面。这个安排应尽早落实,让院友和病者得到亲友的支援,有助他们活得更开心,也鼓励他们接受治疗。推而广之,公众尽快打针,群体免疫力出现,限聚令就得以放宽,大家的生活压力也可以大大纾缓。
李一飘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