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血库随时干塘 快捐血救命

  一场世纪疫情,社会运作大受影响,连救急扶危的捐血服务,也一度面临极大挑战。今年一月,疫情严峻,红十字会血库的存量处于极低水平,仅能够应付三日的需求,幸而最近疫情放缓,多了人去捐血,血库存量回升,但依然不足,公众尤其是年轻人,是时候挺身而出,多去捐血,为病患者提供生命补给线。
  本报今天报道,一名六十多岁退休人士,连续捐血四十多年,他眼见血库存量不足,每两周去捐一次,本着「勿因善小而不为」的精神,尽一己之力,救助他人。他又把每天血库存量不足的状况上载社交平台,作出呼吁,希望更多人响应。以前天统计,有五百九十九人登记捐血,占每天目标人数一千一百人的五成半,依然不理想。
  疫情下,停工、停课、家居工作几令社会停摆,但血液的使用量并未因而显著减少,更可能因为部份非紧急手术延期,把血液的需求延后,当疫情放缓,相关的手术将陆续恢复,对血液的需求又会快速回升。为防患未然,给病患者所需做好准备,现在就要靠大家,趁疫情放缓,多去捐血。当局也要展开公民教育,指出香港社会步向高龄化,未来要靠年轻人捐血,去支持较多的长者,故培养捐血气氛,刻不容缓。
李一飘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