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尖多士——美国人也以古讽今?
美国网民不知何时起学会捕风捉影,上月底美国联邦法警官方帐号网上留言,提及林肯当年为防政变,只得偷偷进入华盛顿的一个历史细节。不料遭左派网军围攻,要求推特将这条留言删除以及将法警「封号」。
为何左派网军对这条留言如此敏感?因一八六○年初林肯正式就职之前,阴谋论流行,称林肯的政敌有意发动政变,趁他在旅途上,先占领华盛顿,拥立民主党候选人布雷根治(John Breckinridge)为总统,暗杀传闻甚嚣尘上,导致林肯在中途秘密换车。
法警官方忽然提起这段历史,无非是玩「当年今日」噱头,到底有没有含沙射影,以古讽今,无从证实。即使证据确凿,又到底犯了甚么罪名,要不要告上联邦最高法院?从今以后,凡以古讽今,也一律当作仇恨言论处理?
以古讽今这种迂回含蓄手法,本来和美国人没关系,是专制王权社会特有的传统,即使英国,莎士比亚笔下的凯撒、或者亨利四世、理查三世等历史剧,都有以古讽今。因直接向君王劝谏,天威难测,说变就变,不知几时踩中红线,只好旁敲侧击,用古代先王为例,一方面顾及主子颜面,另一方面保全自己小命。
但美国没有经历过专制,美国人没有见识过暴君,虽然同样是说英语,美国人的语言表达,以直截了当著称,从来不像英国人那样转弯抹角,或许也和政治传统有关。美国立国的目标是自由,言论自由是自由之母,但经历「政治正确」运动,词汇用语有诸多限制,如今还审查语言表达之动机,如果左派网军再度得逞,美国人言论自由冻过水了。
陶杰
为何左派网军对这条留言如此敏感?因一八六○年初林肯正式就职之前,阴谋论流行,称林肯的政敌有意发动政变,趁他在旅途上,先占领华盛顿,拥立民主党候选人布雷根治(John Breckinridge)为总统,暗杀传闻甚嚣尘上,导致林肯在中途秘密换车。
法警官方忽然提起这段历史,无非是玩「当年今日」噱头,到底有没有含沙射影,以古讽今,无从证实。即使证据确凿,又到底犯了甚么罪名,要不要告上联邦最高法院?从今以后,凡以古讽今,也一律当作仇恨言论处理?
以古讽今这种迂回含蓄手法,本来和美国人没关系,是专制王权社会特有的传统,即使英国,莎士比亚笔下的凯撒、或者亨利四世、理查三世等历史剧,都有以古讽今。因直接向君王劝谏,天威难测,说变就变,不知几时踩中红线,只好旁敲侧击,用古代先王为例,一方面顾及主子颜面,另一方面保全自己小命。
但美国没有经历过专制,美国人没有见识过暴君,虽然同样是说英语,美国人的语言表达,以直截了当著称,从来不像英国人那样转弯抹角,或许也和政治传统有关。美国立国的目标是自由,言论自由是自由之母,但经历「政治正确」运动,词汇用语有诸多限制,如今还审查语言表达之动机,如果左派网军再度得逞,美国人言论自由冻过水了。
陶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