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尖多士——以防疫为名
特区政府再推限制令,餐厅、健身室、运动场、美容院等业界又「当黑」,被迫停业。
同样的限制令再三推行,如果有效,没必要重复,既然无效,为何每一次都同一招数,真的是「为市民健康着想」?这些被迫停业的商家,即使没有中招,难免身心俱疲,精神崩溃。
所谓「防疫」接近一年,有专家责怪市民「防疫疲劳」,试问个人防疫,如何能敌政府在根源上把关不力,竹篮打水一般,如此防疫,谁不疲劳?
何况一年下来,无论如何努力防疫,也不见显著成效,但经济、就业、生活方式皆受严重影响,代价惨重。和年初相比,此时此刻再问:「疫情」之忧,和商家倒闭、打工仔失业之忧,以及绝大多数人因生活受限制,而导致精神不振甚至抑郁,比较起来,孰轻孰重?相信很多人会犹豫。
以「佛系防疫」著称的瑞典,由年初四月到十月,几乎没有任何限制措施,而是由国民自行承担防疫之责,染病数字一直保持低位。可是上月突然大爆发,「专家」和「主流媒体」大肆批评,软弱的政客终于投降,开始推出严厉的限制令,导致民怨沸腾,尤其是在瑞典和挪威接壤的两个边境城市,失业率急升,爆发反限制令的示威。
近来瑞典、法国、德国都有爆发「反防疫」的示威,因为愈来愈多人清醒看到:藉「防疫」为名,除了政府在趁机伸长手臂,还造就药厂、消毒用品、货运物流等行业趁机发财,造成市场竞争的严重倾斜,还有医疗专家常常前言不对后语,这场瘟疫造成的威胁,不止是健康层面了。
陶杰
同样的限制令再三推行,如果有效,没必要重复,既然无效,为何每一次都同一招数,真的是「为市民健康着想」?这些被迫停业的商家,即使没有中招,难免身心俱疲,精神崩溃。
所谓「防疫」接近一年,有专家责怪市民「防疫疲劳」,试问个人防疫,如何能敌政府在根源上把关不力,竹篮打水一般,如此防疫,谁不疲劳?
何况一年下来,无论如何努力防疫,也不见显著成效,但经济、就业、生活方式皆受严重影响,代价惨重。和年初相比,此时此刻再问:「疫情」之忧,和商家倒闭、打工仔失业之忧,以及绝大多数人因生活受限制,而导致精神不振甚至抑郁,比较起来,孰轻孰重?相信很多人会犹豫。
以「佛系防疫」著称的瑞典,由年初四月到十月,几乎没有任何限制措施,而是由国民自行承担防疫之责,染病数字一直保持低位。可是上月突然大爆发,「专家」和「主流媒体」大肆批评,软弱的政客终于投降,开始推出严厉的限制令,导致民怨沸腾,尤其是在瑞典和挪威接壤的两个边境城市,失业率急升,爆发反限制令的示威。
近来瑞典、法国、德国都有爆发「反防疫」的示威,因为愈来愈多人清醒看到:藉「防疫」为名,除了政府在趁机伸长手臂,还造就药厂、消毒用品、货运物流等行业趁机发财,造成市场竞争的严重倾斜,还有医疗专家常常前言不对后语,这场瘟疫造成的威胁,不止是健康层面了。
陶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