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High Tea——特首要拿出勇气定下清零目标

  特首林郑月娥上月推迟宣读今年的《施政报告》,为的是希望能到北京访问各部委,以丰富《施政报告》的内容。政府昨日宣布,特首铁定于下周三发表《施政报告》,这个加料报告有甚么重点、亮点?市民又会期望这是一份甚么样的《施政报告》?
  当前最困扰香港人的,一定是新冠肺炎疫情,大家都想知道几时可以走出疫情,回复正常的生活。疫情不但影响大家的生活细节,尾随而至的还有因疫情打击有可能造成的失业海啸。大家问:就未来港人心中最重中之重的忧虑是甚么?《施政报告》有没有详尽、全面的对策,让香港人可以走出这一场疫情风暴?
  抗疫有不同手法,内地行的一套是绝对从严的抗疫、防疫手法。内地强制封城、强制隔离、老百姓要强制接受病毒检测,还有官府大力以健康码监察、管控疫情等等措施,都是抗疫手段,因此内地人在疫情爆发之初,经历了很大的不方便,但结果是大半年过后,内地人现在穿梭全国,出入自由畅通,经济复苏,有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疫情爆发的前段,内地人自由被限制,这小小的牺牲换来今天经济可以重回正轨,他们都觉得这些牺牲值得。内地抗疫从严做出成绩,特区政府愿意借镜?敢于借镜吗?
  对市民来说,新一年度的《施政报告》要有重点,如何抗疫和如何解决经济下滑,生意倒闭和失业的问题,一定是大家的焦点所在,特首若不能在这两方面提出有力的对策,将与绝大部份市民的期望有很大的落差。事实上,抗疫、防疫和经济、就业前景,现在已是不可分割的两大问题,香港若抗疫不能以清零为目标,不能做到清零,便不能奢望中港和港澳之间可以通关,恢复相对正常的经济活动。换言之,通关无望,便是复苏无望。在月底公布的《施政报告》,特首会有勇气写出清零的目标吗?没有清零的目标,特区政府还可以在抗疫上有甚么有效的新搞作?难道我们在未来一年的社交距离措施上,只能以不停又开又收,又松又严的机制作为唯一的抗疫法宝?我们真的乐见这种机制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新常态?
  疫情自今年一月底爆发,至今已接近十个月,香港还能在抗疫工作上蹉跎岁月?香港停下来,但内地省市继续高速发展,我们要追上就只会愈来愈吃力。望尘莫及,非香港所愿。希望特首能拿出勇气,在下周的《施政报告》定下清零目标,给香港一个生机!
黄丽君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