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High Tea——「出粮党」B队

  「出粮党」有B队吗?当然有,就是有些经常未能在立法会大会出席会议的建制派议员。泛民议员搞流会,没有部份建制派议员「助攻」,不会成功。
  在这个年度的立法会议员总人数是六十三人,泛民和本土所属的反对派阵营有二十一人,另外,有四十二人是建制派议员,换言之,建制派议员只要齐齐整整去开会,一定可以令会议厅内有超过半数议员的法定人数。流会是出席会议的人数不达标,亦即是建制派也有很多人不去开会,才会有流会,这些不去开会的建制派议员是否经常也是同一批人?还是有不同的组合?他们不去开会的原因是甚么?
  立法会星期三的会议,是每周的大会,主席梁君彦基本上次次都出席,不会随便不出席,不出席总有合理的原因。梁君彦会次次出席,因为他知道自己务必要出席,会议才能召开。这种思维,难道不是每一个议员都应具备的?作为立法会议员,每周三的会议是作出提问、审议条例草案、辩论政策议题等等工作,这是作为一个议员最最最基本的工作,是每一个议员务必要作为事必要做的责任。如果人人都遵守必须开会这种纪律,流会是不会发生的。反对派议员为了搞破坏,不开会、数人头、搞流会是他们要使命必达,但建制派议员的使命是要开会,不是流会!难道我们这个理解是错的?
  在现在这个立法会年度开始前,有人认为建制派议员可以藉人多虾人少,在立法会通过很多不利于反对派的议案、法案、措施等。然而,从流会频频的现象看,建制派完全没有意志去争取完成他们应做或是想做的事。也许他们会认为让流会发生吧,因为选民会看到反对派的破坏力。建制派议员若有这种想法,真的非常幼稚,因为在建制派于立法会占大多数的情况下,发生了流会事件,他们也变成「共犯」,难辞其咎!
  建制派若不重整阵营,以确保每周星期三的大会可以顺利举行,以确保不流会、不失守,便是把自己拉低至反对派「出粮党」的层次,做十足的「出粮党」B队。新一年的立法年度只过了一个月,建制派还有八个多月可做事,但若他们不抓紧机会做事,继续让流会燃烧宝贵的立法会议政时间,就不要怪选民也会对他们嗤之以鼻。球其实已打到建制派的一方,他们是要争取做事?还是要让反对派牵著他们的鼻子走?市民可以拭目以待!
黄丽君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