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High Tea——官员们住在火星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挥之不去,贫者愈贫,穷人生活愈差的情况急剧恶化。昨日《星岛日报》有独家报道,揭露「太空舱」生活实况,有「太空人」称「穷人无资格担心染疫」,这是对香港这个国际大都会一个大控诉!
  「太空舱」比㓥房情况更恶劣,一个深水埗唐楼单位,设有二十个「太空舱」和两个特价床位「舱位」,月租也要二千八百元。每一个舱位大细是长六呎三吋,阔三呎四吋,高三呎,有冷气流通,可以关门入睡。在这么一个空间,住户绝对不可以站起来,它只是一个睡觉的空间。一个不足三十呎面积的地方,就是香港一些基层居住的地方。洗手间是与二十户「太空人」共用,大家每天都各有生活圈子、工作圈子,接触不同的人,回舱后却要挤在同一单位共用洗手间,谈何有可以保持社交距离、可以有安全抗疫的条件?
  同日的《星岛日报》,有另一则新闻,就土地共享计划提供的额外公私营住宅楼面,报道说发展局发出了指引,公营屋平均单位面积,须达五百三十八方呎。发展局要发出这个指引,想必是要保持居住标准不能过低,香港不需要、也不应该兴建更多「纳米楼」这种超细面积的住宅单位,兴建「纳米楼」是发展商继续自肥,老百姓继续受苦的标记。
  「太空舱」、「纳米楼」是香港房屋政策被发展商主导的确证。过去四十年,香港发展商有输过吗?楼愈起愈多,愈起愈贵。老百姓居住的单位面积却愈来愈细、价钱也愈来愈负担不来。发展商未穷过,而老百姓则未好过!疫情冲击香港八个多月,各行各业关舖结业情况只有恶化,未见改善,但地产市道呢?冇有怕!
  二○○三年沙士疫情横扫香港,首当其冲的包括地产业,楼价急跌,银主盘涌现,地产代理相继关门大吉。今天呢?是此情不再,地产市道是屹立不倒,其中一个好例子是看地产代理的行情,短短一条半山罗便臣道,有十七间地产代理的店舖、几间大的地产代理公司,在整条街各占三、四个舖位,在疫情冲击下的过去八个月,这十多间店舖完好不动,无舖执笠,原因何在?是因看好后市?是因代理商和他们的老板地产商资金雄厚,又洞悉先机,知道市道不会塌下来,于是二○○三年罗便臣道整条街店舖凋零的败象不见?代理们可以继续安乐地等待更好的明天,是能知未来吗?
  地产代理、地产商仍然有信心等待更美好的明天,相信不是靠估,而是信政府,因为我们有极其利商而非利民的政府政策。在上周六,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说会暂缓引入「空置税」,原因是从宏观经济考虑。这个解释很冠冕堂皇,但所欠缺的是对老百姓民生苦况的体谅。这种政策是帮地产商等待时机,让地产商继续可以等待「优」价而沽,这种政策很难令市民信服不是向地产商跪低。
  过去二十年,楼价整体继续疯癫向上,市民要跌落住「太空舱」、「纳米楼」的可耻居住环境,我们的官员继续行的是利商政策,老百姓是继续挨贵楼、挨贵租,楼市只上不跌,官员还说有魄力处理土地问题,市民真的要问:官员们是住在火星吗?
黄丽君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