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尖多士——英式酒吧文化

  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英国的酒吧首当其冲,成为百业萧条的受害者之一,曾经于今年三月破天荒全面停业;如今又再受政策限制。
  首先是提前于晚上十点关门,顾客不得在吧枱入座;每次只得一个人使用厕所,也就是说,即使有多个厕格,也要在门口排队等候。音乐不能太大声,以便顾客用正常声音自然交谈,而不是大声叫嚷,以免唾沫横飞。
  如此一来,酒吧文化的滋味也变了。英国的酒吧文化,曾经在战争中有提升士气的作用。英国天气寒冷,再加上礼节矜持,酒吧是一个给人调剂身心的专用场合,许多乡间酒吧,其社交功能如同教堂,方便附近居民休憩,外出感受一点社交气氛,好过在家中独坐。对于不善社交的人,坐在酒吧里默默旁观,也是一种社区身份的认同感。
  因此许多酒吧,其实是社区据点,往来酒客之中,甚至有不少人彼此认识,凝聚成小型的共同体,酒吧播甚么音乐、播甚么球赛,酒客是甚么球队的拥趸,乃至政治立场,都已成默契,随便一个「街客」入内,便要尊重这家酒吧既有的「文化」,不可以贸然要求转台,或者评论其音乐声浪。
  英国这种传统的酒吧,其实就是民间自然的分散状态,人以群分的结果,本来是天经地义,但是因为全球化,跨国连锁式的店舖冒起,其特点即「标准化」,使外来人感到熟悉甚至有安全感,而不必因为对当地文化陌生而感到困扰。
  在全球化的连锁店中,人人都是过客,但只要在一个地方落脚生根,必然会转而追捧自己的酒吧,英国酒吧在这场遍及全球的疫情中,遭受惨痛打击,也甚有象征意义。
陶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