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尖多士——旅游巴「坟场」
香港一个靠近货柜码头的临时停车场,停泊数千架旅游巴,被称为「旅游巴坟场」,从去年至今,许多车已经停了接近一年,被内地媒体报道,引起中国网民的冷嘲热讽。
这其实是一条十分尴尬的消息,因为中国网民纷纷嘲笑香港旅游业「种瓜得瓜」、「求仁得仁」——既要赚中国游客的钱,又要嫌弃中国游客的质素,加上去年的社会政治运动,令人对香港却步——实在冤枉。众所周知,旅游巴接待的是中国游客,香港旅游业从自由行开始,一直是以接待中国游客为「重中之重」,他们从来也没有因为「文化质素」问题而嫌弃或者拒绝中国游客,如何算「求仁得仁」呢?
恰恰相反,许多旅行社和旅游巴司机及导游,都视中国为衣食父母,对于内地游客,他们不乏怀有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旅游业本身也符合特首林郑所称的「持份者」,甚至可以大胆推论,他们绝不会赞成以社会运动,或者俗称的「揽炒」方式,以令中国游客却步。
但有意思的是,真正令旅游业完全停顿的,并不是区区香港的社会运动,尤其是他们口中的「废青」所能办得到,全世界各国迟迟不敢开关的原因,只有一个。全世界连日本京都、意大利罗马、威尼斯,以及法国巴黎等顶级旅游名城,也一样蒙受巨大损失,包括日本东京连奥运会也被迫延迟一年,和这些城市比起来,香港又算甚么呢?
正如中国网民的评论,香港已经和内地城市没有分别,还有甚么好看的?整个香港,也无非是一个大型的「旅游巴坟场」。
陶杰
这其实是一条十分尴尬的消息,因为中国网民纷纷嘲笑香港旅游业「种瓜得瓜」、「求仁得仁」——既要赚中国游客的钱,又要嫌弃中国游客的质素,加上去年的社会政治运动,令人对香港却步——实在冤枉。众所周知,旅游巴接待的是中国游客,香港旅游业从自由行开始,一直是以接待中国游客为「重中之重」,他们从来也没有因为「文化质素」问题而嫌弃或者拒绝中国游客,如何算「求仁得仁」呢?
恰恰相反,许多旅行社和旅游巴司机及导游,都视中国为衣食父母,对于内地游客,他们不乏怀有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旅游业本身也符合特首林郑所称的「持份者」,甚至可以大胆推论,他们绝不会赞成以社会运动,或者俗称的「揽炒」方式,以令中国游客却步。
但有意思的是,真正令旅游业完全停顿的,并不是区区香港的社会运动,尤其是他们口中的「废青」所能办得到,全世界各国迟迟不敢开关的原因,只有一个。全世界连日本京都、意大利罗马、威尼斯,以及法国巴黎等顶级旅游名城,也一样蒙受巨大损失,包括日本东京连奥运会也被迫延迟一年,和这些城市比起来,香港又算甚么呢?
正如中国网民的评论,香港已经和内地城市没有分别,还有甚么好看的?整个香港,也无非是一个大型的「旅游巴坟场」。
陶杰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