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为中国大节,中央可能出招振兴经济

耀才证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许绎彬表示,不知不觉,充满梦幻的2024年快将过去,今年恒指如无意外(截至12月24日收市),可终结连续四年的跌势,更大有机会以升穿20,000点以上收场,确实吐气扬眉;但其实今年可用「奇幻之旅」来形容香港股票市场的走势,相信有份参与的投资者绝对认同;原因是港股在今年的上半年成交一直徘徊在不足一千亿元以下,恒指更一度跌穿15,000点,最终上半年只能于17,800点以下结束,因而只有用「奄奄一息」来形容恒指走势。

直至踏入第三季,眼见邻国日本的日经指数屡创新高,更一度突破40,000点大关,而道指及纳指则持续强势,亦同様持续创出新高;相比之下,港股却仍然毫无起色,成交更一度不足800亿元,恒指只能在18,000点以下徘徊,情况令人堪忧;当投资者开始对香港市场有所放弃之际,港股却突然在今年第三季快将完结之时,迎来数场「及时雨」,先是美国在九月开始减息,终于可以结束持续多时的高息环境;加上中央在9月下旬突然公布一系列刺激经济措施,这些措施主要针对挽救资本市场,并以振兴股市及令楼市尽快重回正轨为口号,因而外间形容一系列措施为「组合拳」或「连环拳」,用以强调中央是次全力救市的决心。当措施公布后,中港两地股市瞬间从谷底回升,港股除一度升穿23,000点水平外,更创下12项新纪录,大部分均在10月8日「大奇迹」日诞生,包括创下港股成交单日最高纪录6,207亿元,较上一纪录(2021年9月1日)多71.84%。

 图:耀才证劵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许绎彬

港股通单日成交额为2,739亿元人民币、深股通单日成交额为2,362亿元人民币等;上市公司数目、交易所买卖基金数目、交易所买卖基金总成交额等,亦纷纷创下历史纪录;港股的主要泉源「北水」净流入7,500亿元,按年多出1.35倍。可惜,尽管港股气势如虹,过五关斩六将地创下多项壮举,但是次气势非常短暂,狂牛只冲了八个交易日,便后劲不足,有人更用「割韭菜」来形容港股;在缺乏中央的消息滋润下,港股又再反复回落至19,000-20,000点,成交更被打回原型,只能维持在1,500亿元以下;而今年以来港股日均成交1,309亿元,即使对比去年多出25%,但与2021年日均1,667亿元相比,仍少22%;而港股总市值更较2021年疫情期间的58.67万亿元低40%,因而令投资者仍未能对港股抱太大期望。

笔者认为,港股在2024年最后交易日,相信可以穏守在20,000点以上,为2024年作出总结;但从各类数据(尤以成交持续不足下)来分析,显视出港股的前景仍属反复,未有气势可言;而港股的走势一向是以「成也A股,败也A股」来形容,由于国内的股市、楼市、债市等资本市场,在中央连番出招后,仍未见显著的成交,因而令人不禁会联想到中国人一向最重视的春节,期望中央会否在春节前夕再加快力度推出救市措施,如降准、或更准确推出刺激资本市场及挽救疲弱内需的措施。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国人往往希望有个「好开头」,所以在春节前夕,中央再度推出救市措施,并非没有可能,投资者不妨拭目以待,静候佳音;即使对港股「唔睇好」的投资者,在春节亦不建议大举造淡。而在明年第一季最值得留意的,相信是「狂人」特朗普在白宫正式「坐正」后,对华会否继续作出不礼貌的举动;而人民币的弱势能否在春节前作出扭转,亦是影响股市的主要因素。未来希望港股能穏守19,600点,上望则可看21,000点。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