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房债问题 恐防触发连锁反应
内地房债问题令港股再陷苦战,甚至出现新一轮跌浪,淡友又发围,将港股再次推落18,500点以下。上周六(12日),当投资者在享受两日的股市休战假期之际,国内老牌地产商「碧桂园」继早前已预告上半年亏损将达人民币450至550亿元后,在周六(12日)深夜突出公告,宣布旗下11只公司债券于本周一(14日)开始停止交易,直至另行通知,总发行规模逾160亿元人民币。此消息一出,碧系孖宝(即碧桂园(02007)及碧服(06098))两只蓝筹中坚份子,在周一(14日)开市均相继下跌超过15%以上,更骨牌式推倒其他内房及物管股,令香港恒生指数短短三天合共急挫近746点,万九大关失守固理所当然,连18,000点水平亦显得岌岌可危;更可怕的是,个别股份更跌至一个月或52周新低,前景一片暗淡模糊。

笔者认为,困扰近三年的恒大(03333)债务问题一直未有解决曙光,年初公布业绩负债总额逾2.4万亿天文数字,令市场震惊。这惊人的数字,令市场上均普遍认为,短期内一定会有救市方案挽救临危边缘的楼市,但最终却是只闻楼梯响;而内房企业更由于国内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使各区各市均出现「价量齐跌」的现象,导致其收入锐减,加上在人民币持续疲弱,促使国内资金链紧绌,令楼市雪上加霜。在苦无对策的情况下,碧桂园(02007)因资金链断裂,导致今日整个集团出现财政问题,亦实属正常。
由于国内楼市危机并非个别问题,因此,自碧桂园(02007)公布债券暂停交易后,其他内房如远洋(03377)相继效法主动将问题揭露,而此现象已不单影响内房物管,所触发其他行业的连锁问题亦会相继出现。众所周知,内房企业所衍生的连锁问题均涉及多个行业,尤以银行及保险业,可能因为内房财政问题而要增加拨备,坏帐比率亦因而上升,上市公司可能会频频出现盈警。倘若内房问题持续发酵,投资者必须格外留心「火烧连环船」的险象可能会出现。
笔者指出,现阶段港股除受制于内房所衍生的各种问题外,人民币的弱势突然又再重现,兑美元汇率再次触发半年低位,因而令北水力度定必再度受阻;公司业绩的好坏等因素,均是令港股陷于苦战的原因。现阶段港股无论任何块板都正处于「挨打」状态;相信港股再次进入寻底之旅,如市场上再没有任何冲喜的消息,港股跌穿5月份低位18,044点或更低水平,并非无可能。
笔者:许绎彬|耀才证券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
负责集团的整体业务发展、营运及管理。曾任职多间证券行,拥有逾25年证券及期货业经验,及超过10年分行管理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