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双11促销 冒牌货混入电商正货转运 海关破29宗案检值6,500万元冒牌货

更新时间:12:47 2025-11-21 HKT
发布时间:12:47 2025-11-21 HKT

有不法分子利用双11促销气氛,将大量冒牌物品混入电商正货之中散货。海关于上月20日至本月14日期间,采取代号「双节棍」打击跨境转运冒牌物品特别行动,其间共侦破29宗案件,检获12万件怀疑冒牌物品,总值约6,500万元。

海关版权及商标调查科版权及商标跨境调查组高级调查主任廖伟杰透露,海关一直留意最新跨境冒牌物品活动的趋势,包括走私情况及模式,从而制定更加有效的打击策略。近年网上购物日渐普及,而双11购物节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线上购物盛事之一,其间交易量巨大,物流高峰亦随之而来。

部分不法份子企图利用网络交易的隐闭性及物流的复杂性,在巨大的物流量掩护底下,将冒牌物品混入一些正货的电商物品之中,混水摸鱼出入境本港。有见及此,海关展开针对性执法行动,透过情报分析及风险管理,加强打击不同层面的跨境冒牌电商活动。

同时,海关亦与负责处理跨境电商物流的大型平台加强合作,在大型物流中心加强巡查及检验。另一方面,海关亦于各区负责处理跨境电商货物的物流中心,重点检查高风险转口货物。

在为期大约3周的特别行动之中,海关得到物流业界的充份支持及合作,在多个物流中心侦破29宗涉及转运冒牌物品案件。经初步调查后,有关物品全部转运往海外,目的地分别为美洲、欧洲及中东地区。

综合今次行动,海关留意到检获的物品及不法分子作案趋势,有以下数个特点。首先冒牌物品种类繁多,包括服饰、鞋履、电子产品及奢侈品等。此现象并非偶然,背后反映双11期间独特的市场生态及不法分子的营运策略。

部分消费者在双11的促销气氛下,希望以低于正货的价钱,购入一些有品牌标签的商品,此需求亦为各种冒牌货提供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双11参与者涵盖各年龄层面及不同收入水平者。

不同的消费者对不同的商品均有需求,例如年轻人追求潮流服饰及新型电子产品。此现象导致不法分子提供多种类的商品以迎合需求,而且亦希望借着双11期间将冒牌物品混入正牌的电商货物当中,以逃避海关的截查。

第二,行动中检获大批电子产品及配件,当中不乏一些新型的电子产品配件,可见不法分子亦跟上潮流,希望于双11期间推出新型号的冒牌物品以作招徕。而相对于大型的家电,此类小型物品例如无线电耳机,因为体积小巧,方便隐蔽及运输,而且货值相对较高。

最后,检获物品当中亦发现有高仿真度的奢侈品,例如名牌手袋、名表、银包及鞋等,可见不法分子为针对不同的消费群级,除了推出一般的冒牌货外,亦会推出一些价格高昂的高级高仿版本,令不法分子有更大的利润空间,故驱使他们提供仿制精度以满足高端假货市场的需要。

海关呼吁本地物流业界,要对客户的货物提高警觉,假如怀疑所处理的货物涉及侵权活动,可向海关举报。海关会继续留意物流业界最新发展,加强透过情报分析采取执法行动,严厉打击不同层面的侵权活动。市民应该光顾信誉良好的商舖,如有怀疑,应向商标持有人或代理查询。

根据商品说明条例,任何人进出口、销售、或为销售用途而管有冒牌物品即属违法,一经定罪,最高可以被判罚款50万元及监禁5年。市民亦可致电海关24小时举报热线1828080,或透过举报罪案电邮或网上表格举报侵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