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教署组织长跑队 助在囚人士建立更生自信

更新时间:07:00 2025-07-31 HKT
发布时间:07:00 2025-07-31 HKT

惩教署今年4月起在沙咀惩教所为青少年在囚人士举办长跑训练班,并成立「沙鸥」长跑队,透过系统性的训练,让学员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及正向价值观,协助他们改过自新。负责更生事务的惩教主任指出,长跑训练班是署方与非政府机构合作的持续性更生项目,学员不单在所内期间接受训练,他们在离所后于法定监管期间,仍会继续参与外间训练,借此维持纪律与积极态度,为重返社会作好准备。

今年4月成立的长跑队以「沙鸥」作为名称,沙鸥是海鸟的一种,象征一众学员努力克服自己的局限,追求梦想,展翅飞翔,而「沙」则寓意队员来自沙咀惩教所,当时成员共有10人。学员于服刑期间定期接受东华三院越峰成长中心社工安排的跑步训练和体能操练等。他们自6月起陆续离开院所,但他们的训练仍在院所外延续。惩教署高级惩教主任(更生事务分组一/监管)马俊健指出,长跑训练班是惩教署以持续性的运动训练,为在囚人士提供由服刑至监管期内的更生计划。署方希望透过计划,无间断跟进他们在院所内乃至离所后的情况,协助他们逐步适应及重投社会。

「沙鸥」长跑队在院所外进行长跑训练。 何健勇摄
「沙鸥」长跑队在院所外进行长跑训练。 何健勇摄

马俊健表示,选择长跑作为运动项目,除了是因为其门槛较低,无需复杂器材或特定场地外,长跑亦适合不同体能的学员参与,而训练强度亦可以根据学员的能力而调整,从短距离慢跑逐步增长至长距离。更重要的是长跑讲求坚持与毅力,学员在训练过程中,必须不断克服困难与疲劳,从而达到自我提升,培养出坚毅精神,体现积极态度,「长跑运动需要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与更生过程相似,进步与改变需要靠自身努力踏出每一步。」

青少年在囚人士离开院所后,往往面对各种诱惑和困难,马俊健指出,学员从长跑训练磨练出的心态和习惯,将成为重投社会的支柱,不论日后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诱惑,都能以坚毅不屈的精神一一克服,这正是将长跑训练延伸到院所外的意义所在。

高级惩教主任(更生事务分组一/监管)马俊健表示,长跑讲求坚持与毅力,学员必须不断克服困难与疲劳,从而达到自我提升,培养出坚毅精神。
高级惩教主任(更生事务分组一/监管)马俊健表示,长跑讲求坚持与毅力,学员必须不断克服困难与疲劳,从而达到自我提升,培养出坚毅精神。

他举例说,部分参加者曾有吸毒习惯,透过训练可激发他们对运动的兴趣,并从中获取成功感,有助他们重整生活,逐步远离过去的不良习惯,「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有助重塑积极人生观。」

记者采访当日,7名接受法定监管的学员冒着烈日和高温,在石硖尾配水库游乐场进行长跑训练,只见汗水不断从众人的脸颊淌落,但他们仍坚定地踏步向前,努力完成训练。

长跑队成立不久,学员已有长足进步,见证他们逐步成长与改变的马俊健透露,现时他们的目标是于下半年参与10公里长跑赛事,他和其他惩教人员亦会与学员一同参加比赛,「我们希望可以做到同行的角色,共同见证他们努力奋斗的成果。」

72021122「沙鸥」长跑队队员离所后仍进行训练。
72021122「沙鸥」长跑队队员离所后仍进行训练。

来自东华三院越峰成长中心的社工温文健,专注协助吸毒者戒除毒瘾,并负责设计「沙鸥」长跑队的训练课程。他表示,许多青少年因缺乏人生方向,选择以毒品逃避现实,长跑不但能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生活习惯,更可透过释放多巴胺,减少他们对毒品的依赖,亦避免因再次陷入迷惘而通过吸毒来逃避。

回顾过去3个月学员的训练,温文健很高兴看见学员的体能和心态有显著的改变,「最初他们跑数百米也难以坚持,如今可以连续跑6、7公里,并朝着10公里的目标前进,每次接受训练均全力以赴。」他表示,长跑训练的成果客观,学员见证自身体能不断提升,亦感到十分开心,「这些具体的进步,令他们认识自我潜能,同时带来成功感,相信自己有能力选择毒品以外的人生。」

记者 麦键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