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摩天轮——没有俞琤的商台
更新时间:04:11 2016-01-07 HKT
发布时间:00:00 2016-01-07 HKT
发布时间:00:00 2016-01-07 HKT
俞琤宣布离开商台。自我有记忆以来,俞琤=商台!她是商台的精神领袖,没有俞琤的商台会怎样?
有一个非常可笑的说法:商台因为地方不够用,看中俞琤的办公室超大,反正她很少回来,也没有出粮,她告别商台是迟早的事,于是顺理成章地安排辞职事件。
的确,俞琤少返商台,商台早已进入「后俞琤年代」。销售由总经理陈静娴打理,创作由林夕的徒弟填词人林若宁(真名庞健章)掌舵。但俞琤的影响力仍然存在,软硬、叱咤、有谁共鸣、拉阔、在晴朗的一天出发,都是俞琤的代表作。
今天年轻人热捧的《一百毛》班底如林日曦等人,亦是俞琤的徒弟,他们身上都流着商台的DNA。近年,俞琤对商台的那团火已然减退,但视天水围的「天比高」是她的BB。我年前曾应邀去「天比高」探班,发现连饭餸都由俞琤家厨操刀,由葡萄园送去天水围!在「天比高」我第一次见到林若曦。俞琤一手凑大的「天比高」,其实是《一百毛》的摇篮。
有人说,《一百毛》青出于蓝,比商台走得更前,比商台更商台!但是,俞琤从来不追求一刹那的噪音(Noise),她的创意来自把两股矛盾的力量,如林海峰和葛民辉、郑大班和林旭华碰撞,从中擦出火花,升华至和谐(Harmony)。这些节目一做十年以上,就算有争议性的李慧玲都做了九年,商台经典中的经典,由创办人何佐芝的《18楼C座》,就由一九六八年暴动后做到今天,俞琤开创的《在晴朗的一天出发》也做了十年以上。
相反,今天盛行抽水的网络潮文,往往一闪即逝,第二天回看都觉得out了。究竟没有俞琤的商台走那一条路?等着瞧吧。
潘丽琼
有一个非常可笑的说法:商台因为地方不够用,看中俞琤的办公室超大,反正她很少回来,也没有出粮,她告别商台是迟早的事,于是顺理成章地安排辞职事件。
的确,俞琤少返商台,商台早已进入「后俞琤年代」。销售由总经理陈静娴打理,创作由林夕的徒弟填词人林若宁(真名庞健章)掌舵。但俞琤的影响力仍然存在,软硬、叱咤、有谁共鸣、拉阔、在晴朗的一天出发,都是俞琤的代表作。
今天年轻人热捧的《一百毛》班底如林日曦等人,亦是俞琤的徒弟,他们身上都流着商台的DNA。近年,俞琤对商台的那团火已然减退,但视天水围的「天比高」是她的BB。我年前曾应邀去「天比高」探班,发现连饭餸都由俞琤家厨操刀,由葡萄园送去天水围!在「天比高」我第一次见到林若曦。俞琤一手凑大的「天比高」,其实是《一百毛》的摇篮。
有人说,《一百毛》青出于蓝,比商台走得更前,比商台更商台!但是,俞琤从来不追求一刹那的噪音(Noise),她的创意来自把两股矛盾的力量,如林海峰和葛民辉、郑大班和林旭华碰撞,从中擦出火花,升华至和谐(Harmony)。这些节目一做十年以上,就算有争议性的李慧玲都做了九年,商台经典中的经典,由创办人何佐芝的《18楼C座》,就由一九六八年暴动后做到今天,俞琤开创的《在晴朗的一天出发》也做了十年以上。
相反,今天盛行抽水的网络潮文,往往一闪即逝,第二天回看都觉得out了。究竟没有俞琤的商台走那一条路?等着瞧吧。
潘丽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