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讯|脑膜炎双球菌「又急又恶」 B型为最「恶」的血清型

更新时间:09:15 2025-10-10 HKT
发布时间:09:15 2025-10-10 HKT

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可由多种病原体引发,包括脑膜炎双球菌等细菌。香港今年脑膜炎双球菌病例创下近五年单年新高,截至9月,全年累计录得10宗病例,包括近期新增的两宗,其中一名患者情况危殆。儿童免疫、过敏及传染病科专科医生、亚洲儿童传染病学会会长、世界儿童传染病学会(亚洲)董事会委员、亚洲儿科学会(东亚区)常务委员关日华医生表示,脑膜炎可影响任何人,发病「又急又恶」,留给患者治疗的时间极为短促。即使康复,患者亦可能面临严重后遗症,如重度听力损失、截肢以遏止感染扩散,甚至需移除坏死组织。

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感染主要由A、B、C、W、Y五种血清型引起。关医生指出,B型脑膜炎双球菌尤为棘手,因其细胞结构复杂且与人体细胞相似,疫苗研发进展缓慢,长期缺乏针对B型的有效疫苗。因此,B型不仅是最常见的血清型,也是最具致命性的类型。
 

疫苗有效率约90%

为应对脑膜炎双球菌的威胁,香港衞生防护中心于2025年7月更新本地疫苗接种指引,这是相隔20年来的首次修订。指引指出,根据全球疫情趋势,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在过去两年病例有所上升,发病率介乎每10万人口0.13至0.92宗,其中B型为主要血清型(美国则以Y型为主)。目前可用的四价MenACWY疫苗(针对A、C、W、Y四种血清型)及MenB疫苗(针对B型)有效率约90%,常见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红肿或轻微发烧。

关医生建议,计划前往脑膜炎流行或高发地区的人士,应在出发前咨询家庭医生,根据当地常见血清型接种相应疫苗,以增强保护。

关日华医生指出,B型不仅是最常见的血清型,也是最具致命性的类型。
关日华医生指出,B型不仅是最常见的血清型,也是最具致命性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