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可持续发展财务基本面坚实 全球新能源材料龙头中伟新材冲刺港交所
发布时间:17:00 2025-11-11 HKT
在「双碳」目标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爆发式增长等多重因素驱动之下,全球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新能源材料作为该产业的关键支撑,行业高景气周期已然确立。
11月7日,全球新能源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伟新材」或「公司」,股份代号:2579.HK)正式启动招股,拟赴港上市。若本次上市进程顺利,公司将成为继宁德时代之后,国内第二家实现「A+H」股两地上市的新能源产业核心企业,进一步巩固其在行业的核心竞争地位。
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 ESG表现获权威认可
中伟新材作为一家深耕新能源领域的材料企业,专注于以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pCAM)为核心的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全方位开展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同时,公司业务范畴还延伸至新能源金属产品领域。
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中伟新材始终将ESG理念深度融入企业发展战略,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与环境责任。自2023年5月起,作为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的成员,公司支持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并遵循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的十项原则。同时,公司建立了全面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并与利益相关方就公司ESG治理、战略、行动及目标实现保持定期沟通,保障信息透明化。
在实践层面,中伟新材致力于构建可信、负责任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将劳工权益保护、职业健康与安全、环境保护、合规管理、商业道德及碳排放绩效等核心要求纳入供应链管理全流程,推广行业最佳实践。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生产环节积极推广绿色能源应用,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助力行业低碳转型。凭借2024年在ESG领域的卓越表现,中伟新材MSCI ESG评级于2025年由BBB级跃升至AA级,彰显了权威机构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度认可。
从资本市场视角来看,优异的ESG评级已成为上市公司对接全球资本的核心「通行证」。较高的ESG评级不仅能够助力企业更顺利地入选全球主流ESG指数及ETF组合,获得更高的被动资金配置权重,更能凭借可持续发展的清晰叙事,吸引长期价值投资者与投资机构的重点关注,为资本引入构建优质「引力场」。
对于设有MSCI评级门槛的海外基金及长线机构而言,中伟新材凭借AA级的MSCI ESG评级,在港股上市后有望快速纳入其核心配置视野。这将有效强化公司投资预期的稳定性与确定性,进一步拓宽国际资金引入渠道,为公司的资本市场估值注入一剂强心针,助力实现估值与业绩的良性共振。
财务指标稳健 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财务方面,中伟新材近年业绩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核心经营指标表现稳健。从收入数据来看,公司在近年来实现了持续且较为可观的增长。公司2022年收入为30,343.7百万元,到2023年增长至34,273.2百万元,同比增长幅度约为12.95%。2024年收入进一步攀升至40,222.9百万元,相较于2023年增长17.36%。如此显著的增长,表明公司在行业内具备著强大的竞争力,在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产品市场渗透率及市场份额正在稳步扩大。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达到21,322.5百万元,若按照此趋势估算,公司全年收入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这一情况充分彰显出公司业务具备高度的稳定性与持续性,清晰表明其在市场中占据著较为稳固的地位,能够源源不断地赢得客户的认可并获取订单。从净利润方面来看,中伟新材的净利润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2022年净利润为1,539.4百万元,2023年增长至2,100.5百万元,同比增长约36.45%,这一时期净利润的增长幅度超过了收入的增长幅度,意味著公司在成本控制、生产效率提升或者产品附加值提高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得利润空间得到显著提升。
然而,2024年净利润下降至1,787.8百万元,相较于2023年有所减少,主要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使得产品价格下降,从而压缩了利润空间。
整体来看,中伟新材业绩增长趋势表明公司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业务拓展能力,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获取新的份额,实现营收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构筑了稳固的根基,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提升在行业中的市场地位与话语权。
总体而言,中伟新材此次赴港上市,是其全球化战略布局与资本运作的关键一步。作为国内第二家实现A+H股双重上市的新能源材料核心企业,公司在行业高增长红利与资本市场双重赋能下,有望成为港股市场中兼具成长性与确定性的稀缺投资标的,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