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港人北上消费版图扩至低线城市 湾区一体化带动消费溢出效应

更新时间:14:30 2025-06-20 HKT
发布时间:14:30 2025-06-20 HKT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伟伦经济学教授及经济系主任宋铮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发表「港人北上消费:规模、目的地及消费趋势」研究结果。研究通过政府统计处资料发现港人北上消费并未挤压其在本土消费力;团队同时透过AlipayHK的资料模型,发现港人北上消费以生活服务类消费为主,在港消费则集中于零售和餐饮。

从大湾区到全国各地 港人脚步无远弗届

研究指港人北上已从大湾区扩展至重庆和长沙等全国热门旅游地。
研究指港人北上已从大湾区扩展至重庆和长沙等全国热门旅游地。

随著电子支付模式的盛行,研究团队指出相比以往消费集中在广深等一线城市,现时港人北上消费版图和脚步已走得越来越远,既有同属大湾区的其他城市(如中山、江门),亦有湾区以外的热门旅游城市(如重庆、长沙),反映出跨境消费的支付方式便利普及一体化,带来了明显的消费溢出效应。

负责研究的中大伟伦经济学教授及经济系主任宋铮指,根据政府统计资料,香港居民前往内地的旅游次数于去年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而港人境外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在疫情前后相若。

港人北上消费以服务业为主
是次研究同时得到AlipayHK和蚂蚁集团研究院支持,进行更详细的消费模式调查。团队利用AlipayHK的「资深」用户数据模型,藉著其拥有超过450万活跃用户,也是最早推出跨境服务的本港电子钱包,故数据模型能反映超过三分二港人的北上消费习惯。

团队分析显示,港人在内地和本港的消费模式有明显分别。当中曾于内地进行消费的AlipayHK「资深」用户中,服务业约占内地总支出近一半,当中以健康与美容、按摩及其他个人服务等个人服务为主;而用户在香港的消费则大部份集中在零售业及餐饮业。宋铮对此表示,「随着跨境消费市场逐渐融合,内地服务已成港人消费选择的重要部分,并由以往集中在大湾区与一线城市,扩散至全国各地。」

港人北上消费以健康与美容等个人服务为主。
港人北上消费以健康与美容等个人服务为主。
港人在本土电子消费中以零售和餐饮业为主。
港人在本土电子消费中以零售和餐饮业为主。

此外,AlipayHK行政总裁李咏诗同时公布最新数据,「过去一年超过200万人使用AlipayHK北上消费,数字化服务正成为大湾区一体化的加速器。除了支付功能外,当中逾2成用户更形成『一App出行』模式,透过『小程式』网约车、预约医疗服务、扫瞄餐厅二维码点餐、遥距取号排队等,反映港人北上已从『即兴消费』转向『民生消费』。」她并期望透过协助商户数字化,让内地旅客和港人北上消费时更方便,以促进大湾区人流、资金流与生活圈的无缝连接。

除了支付功能外,不少用户亦会透过小程式预订其他服务。
除了支付功能外,不少用户亦会透过小程式预订其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