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 高级公共管理硕士(EMPA)香港政务人才项目 2026年9月入学 正在火热报名中

更新时间:11:20 2025-11-11 HKT
发布时间:11:20 2025-11-11 HKT
2025年EMPA项目毕业活动
2025年EMPA项目毕业活动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是千禧年国内率先成立的公共管理学院,秉承「培育公共精神、创造学术新知、服务国家发展、推动人类进步」的办学理念,为服务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培养高层次人才。在第四轮全国公共管理以及学科评估和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准评估中,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均获得A+的最好成绩。在「2021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排名第一。2022年,全球公共政策、事务与管理院校联盟(Network of Schools of Public Policy, Affairs, and Administration, NASPAA)正式公布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项目再次通过国际认证,成为中国首个完成NASPAA第二轮国际认证的MPA教育项目。未来,伴随著清华大学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将在人才培养、学术和政策规划研究、国际交流等各个方面向建设世界一流公共管理学院的方向不懈努力,为国家和全世界的发展做出贡献。

未来,伴随着清华大学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将在人才培养、学术和政策规划研究、国际交流等各个方面向建设世界一流公共管理学院的方向不懈努力,为国家和全世界的发展作出贡献。

项目特色和定位

  • 面向香港
  • 国际一流
  • 清华特色

中国内地高校中第一个面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招生的高级共管理专业硕士项目。培养能植根中国、面向世界,知国情、懂港情的高级公共管理人才。

名额

每年招收学生30名

申请资格

  • 申请人持①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和②《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
  • 具有与内地(祖国大陆)学士学位相当的学位或同等学历;
  • 持国(境)外教育机构学历的申请人,所获学位须通过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 截止到2026年我校研究生新生入学前,申请人须具有五年以上(含五年)工作经验;且同时满足具有大学本科毕业后三年以上(含三年)工作经验或者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后有两年以上(含两年)工作经验。
  • 有志于服务社会、成长为治港政务人才,具备优秀管理能力和领导潜质。
  • 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基本要求与课程设置

  1. 学习方式:本项目采取非全日制教育方式,以周末上课为主,每学年将组织短期集中学习,在学期间还将组织国际公共管理前沿研修和国内实践活动。课程主要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讲授课程,并邀请部分香港知名大学教授参与授课。攻读学位期间需获得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修满学分后,研究生需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篇学位论文或实践成果。
  2. 授课语言:以周末上课为主,每学年组织短期集中学习,在学期间还将组织国际公共管理前沿研修和国内实践活动。
  3. 课程设置:包括公共管理基础、中国国家治理和发展经验、香港特区治理与发展、国内专业实践、公共治理的国际经验五大模块。
2022年香港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当时为候任行政长官)为EMPA2019级毕业典礼发表影片致辞
2022年香港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当时为候任行政长官)为EMPA2019级毕业典礼发表影片致辞
2023年学生赴北京冬奥会场馆参加专业实践
2023年学生赴北京冬奥会场馆参加专业实践

课程亮点

  1. 特色教学:「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项目课程设计模块化、特色化,设置国家治理和特区治理相关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实行与国际接轨的培养模式,充分对标NASPAA评估体系的九项胜任力,注重「价值、知识与技能」 三位一体的公共领导力的提升。邀请专家学者、高级官员参与部分授课,进行公共管理前沿讲解与专业解读。还将组织北京短期集中学习和移动课堂等等。
  2. 特色实践:「国内专业实践」与「公共治理的国际经验」模组是项目课程设置的重要特色,旨在加深学生对国家基层治理思路和措施的认识和理解,多维度地把握国家公共管理领域的突出问题,对比及反思不同解决路径;学生透过赴海外知名大学短期研修,接触公共管理国际前沿,拓宽国际视野,提升全球治理意识。 2025年学生赴英国剑桥大学参加海外研修
    2025年学生赴英国剑桥大学参加海外研修
    2022年由EMPA学生主要组成的「香港乡村振兴队」获得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全国总冠军
    2022年由EMPA学生主要组成的「香港乡村振兴队」获得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全国总冠军
    2025年学生在北京清华园与EMPA项目顾问、巴黎奥运巴黎奥运女子重剑个人金牌得主江旻憓女士座谈
    2025年学生在北京清华园与EMPA项目顾问、巴黎奥运巴黎奥运女子重剑个人金牌得主江旻憓女士座谈

费用

学费标准为28.8万元人民币/生,分两次交清。

申请办法

北京时间2025年11月10日8:00至2026年1月9日中午12:00,登入「清华大学港澳台研究生网上申请服务系(https://yzbm.tsinghua.edu.cn/gatLogin),填写申请信息,在线支付报名费(138元人民币/人),并在申请系统中提交申请材料(请注意:报名申请环节包含三个步骤:报名登记、在线交费、提交材料。三个步骤缺一不可,完成「提交材料」环节方为报名完成)。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将组织材料审查组对通过材料形式审核的申请人的资料进行审阅,综合评价申请人的学业水平、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择优遴选确定参加综合考核名单,并通知入围的申请人参加综合考核。综合考核包括专业笔试和面试,通常在3-4月安排。

具体可参考招生简章:

https://www.sppm.tsinghua.edu.cn/info/1170/8914.htm

联系方式

联络人:肖老师
电话:(86)10-62796240
电邮:[email protected]

2025年EMPA项目新一届顾问聘任仪式
2025年EMPA项目新一届顾问聘任仪式

想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和招生详情?欢迎报名参加EMPA香港政务人才项目

2026年招生说明会

日期:2025年11月15日(周六)
时间:19:00-20:00

议程:

1. 清华公管学院情况介绍(北京会场)

高宇宁
副教授
清华公管学院副院长
EMPA项目负责人


2. EMPA项目介绍(北京会场)

潘洁
教授
清华公管学院EMPA项目主任


3. 学生代表分享(香港分会场)

杨卓姿
EMPA项目2023级在读生
香港执业律师、粤港澳大湾区律师
大湾区专业人员协会副主席
香港律师会青年律师组成员
特区政府及地区事务多项公职


凌炜铿
EMPA项目2023级在读生
社会福利署社会工作主任
政府社会工作主任协会外务副主席
香港社会工作人员协会秘书


4. 报考问答环节(北京+香港  线上互动)

参加方式:

1. 现场参会

地点:中环交易广场二期20楼 会议室

请按连结报名参会
按此报名参会(报名截至时间:11月14日中午12时,因名额有限,报名将采取先到先得方式,我们将于11月14日或之前电邮通知成功报名者。请有意参加者尽早报名。)

2. 线上观看直播

无需报名,直接按连结观看。
按此看直播

听听同学们怎么说

耿春亚
EMPA项目2022级毕业生  腾云香港科创集群加速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安徽省政协委员

从清华毕业20年后,我与30位超棒的同学们一起,再次走进清华园,走进公共管理学院的课堂。人生的所学、所思、所想、所做,在EMPA政务项目的三年课程学习中,在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认知的反复咀嚼中,在与才华横溢、各领风骚的同学们的朝夕相处中,被揉搓整合,被提炼升华。带着香港的风尘,再历清华的洗礼,我领悟了全新人生的意义。

用三句话来概括清华EMPA项目的价值:一、改变旧的认知体系,架构新的思维模式;二、与都是六边形战士的同学们一起战斗,你会重回热血;三、与清华结缘,为你打开新的精神世界和家园。

从EMPA毕业,我投入了崭新的事业,以香港为舞台,让世界看见中国创新的力量。这是中国发展的方向,这是香港崭新的未来,这是我选择香港的初心,这是我奋斗前行的彼岸。欢迎热爱香港,热爱国家的你,加入清华EMPA的大家庭,你一定不虚此行!


禤骏远
EMPA项目2022级毕业生 知临集团 行政总裁

EMPA香港政务人才项目的课程体系博雅精深,涵盖宪法与行政法之纲维、政治学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理论,并深入剖析香港基本法与公共行政之实践,兼重学理根基与实例辨析,引领学员聚焦香港在国家发展与全球格局中的独特使命。课堂之外,学员更透过实地考察,亲身观摩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协作互动,于现场感知国情脉动,深化对国家发展战略的认知。

项目师资荟萃清华与香港知名学者,春风化雨,启迪思辨。在导师引领下,学员可择其所爱之课题,潜心钻研,锻练对公共行政议题的层层剖析之能,培育高瞻远瞩之见。如此培育,旨在助学员毕业后,能于所专之领域贡献香港,参与建设。


王宇
EMPA项目2023级在读生 香港执业事务律师,粤港澳大湾区律师,香港新方向执行委员

在清华大学EMPA项目中,最令我欣喜的不仅是学术上的充实,还有与来自各行各业精英同学的真诚交流与共同成长。放下日常工作的身份,每个人都以学生的姿态回归课堂,相互尊重、平等学习,在这个平台上坦诚分享经验、交流观点,激荡思维。

法律工作者在这里能获得跨界启发,将法律思维融入更广阔的公共管理场景,同时体会团队协作和多元视角带来的内在成长。

衷心希望有志于服务香港、心系家国的朋友们能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指引下,共同为香港和国家的繁荣进步贡献力量。

 

本项目在香港教育局注册编号:233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