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生物医学工程学系 推动医疗创新 培育未来医工结合专才

更新时间:08:00 2025-11-18 HKT
发布时间:08:00 2025-11-18 HKT

随著未来人口预期持续高龄化,社会各界对医护服务和医疗器材的需求日益增加。香港中文大学一直致力培养医护及医疗技术人员,因应医院急需引入先进的医疗科技以服务日益增长的病患和需要照顾的人士。生物医学工程学系成立的初衷,就是培育一批具备开发新的生物医学技术,能与医护共同提升医疗卫生健康体系,为整个人类谋福祉的生物医学工程师。

香港中文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 BME)结合了「生物医学」与「工程学」两大专业范畴,课程体系完整涵盖「医疗仪器与生物感测器」、「生物医学影像、资讯与建模」、「分子、细胞与组织工程」三大前沿领域。在课程规划方面,学生将分阶段从基础和核心课程开始,循序渐进深化专业领域。四年学制的第一年主要是同步修习工程基础与生物医学核心课程,包括生物科学、基础化学、工程物理、工程数学和解剖学与生理学,建立跨学科知识架构。第二年转向跨学科整合,培养学生将工程原理应用于人体系统分析的能力,并以个人专长和兴趣为基础,选取未来发展方向。在大三、大四学年,课程将进一步深化专业领域,涵盖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医学仪器和设计等进阶主题。

课程结合了「生物医学」与「工程学」两大专业范畴,学生将分阶段从基础和核心课程开始,循序渐进深化专业领域。
课程结合了「生物医学」与「工程学」两大专业范畴,学生将分阶段从基础和核心课程开始,循序渐进深化专业领域。

医工双视角教学模式 培育复合型精英工程师

在课程设计上,学系著重建构生物医学与工程科技的交叉融合体系,开创由工程学院教授与医学院学者共同执教的「医工双视角」教学模式。透过工程师解析技术原理,临床医生通过真实病例阐释应用场景,学生可参与医工联合实验室项目,通过观察并与医护人员深入交流。此外,课程亦强调对接临床需求,并与多家医疗机构保持战略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对科研而言,保证了研究方向的前沿性和实用性,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对学生而言,提供了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独特平台,培养出不仅懂技术、更懂医疗的复合型精英工程师。

学系与多家医疗机构保持战略合作关系,保证了研究方向的前沿性和实用性,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学系与多家医疗机构保持战略合作关系,保证了研究方向的前沿性和实用性,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随著近年人工智能(AI)发展和应用日趋成熟,课程已根据中大于2025年修订的教学指引进行革新,当中包括「精准医疗和个人化基因组学之数据分析」、「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与影像学」等课程,已在明确规范下开放使用AI工具辅助学习,拓展学生对人机融合、智能医疗等前沿领域的前瞻性认知视野。

多元学习交流机会 拓展学生视野增就业优势

中大生物医学工程学不仅重视知识的建立,还强调学生的海外交流和实习机会。学生除了有机会到前往欧美等地参与交流生计划,更可透过学生事务处组织的寰宇实习计划前往欧美、新加坡、澳洲、中国大陆等地交流实习,亦有机会在机电工程署、医院管理局和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等机构进行暑期实习,从中实践所学,汲取实务经验。

学生于医院实习累积经验,为日后投身行业作好准备。
学生于医院实习累积经验,为日后投身行业作好准备。
学生参观医疗机构,了解行业实况。
学生参观医疗机构,了解行业实况。

生物医学工程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毕业生的出路也十分多元化。除了加入医疗科技企业或科研机构,担任临床工程师或科研人员,也有毕业生投身于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与行业法规管理等专业岗位;另有学生选择继续深造,攻读医学及相关领域的博士课程。这种多元化的职业流向,充分展现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广泛的就业适应性与良好的发展前景。

入学资讯 收生准则

生物医学工程学(荣誉)学士课程(联招编号: JS4460)
最低入学要求:
* 中文、英文及数学达3级或以上;
* 公民与社会发展科达标;
* 任何一科选修科达3级或以上;
* 指定选修科#达3级或以上
# 物理、数学延伸部分(M1/M2)、生物或化学
计分方法:
* 最佳5科
* 数学或数学延伸部分单元一/二 中成绩较佳的一科、
英文、生物、化学、物理将以1.5倍加乘

中大生物医学工程

地址: 香港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学蒙民伟工程学大楼11楼1120室生物医学工程学系
电话:3943 1935
电邮:[email protected]
网址:www.bme.cuhk.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