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信书院校长带学生游历四方 全球教室 x 航天科技培育未来领袖
发布时间:08:00 2025-06-23 HKT
科技日新月异,发展一日千里,新生代具备课堂知识的同时,更要拥有全球视野,方能把握机遇,应对不同挑战。基督教香港信义会宏信书院(宏信书院)秉持IB探究式学习理念,前曕性引入「航天课程」和创建「全球教室」,借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为瞬息万变的未来作好准备。
宏信书院自2010年成立,是全港唯一一所获政府资助的12年一贯IB直资学校。总校长林克忠博士(林博士)表示,该校以IB探究式学习为框架,采用近似芬兰式教育的超学科学习模式的探究单元课程(Unit of Inquiry, UOI),内容涵盖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社会研究、个人与社会教育及体育六大学术范畴。林博士称︰「小学课程不设测验和考试,学生只须每星期完成功课,在每一个UOI单元课程结束后提交学习进度报告。值得一提的是,小六学生在最后一个UOI单元中,会以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自订题目分组研究。近年就有学生以女性平权、战争与和平、精神健康等为题,内容百花齐放,他们将研究成果在小学学习成果荟萃(PYP Exhibition, PYPX)中展示,借此鼓励学生探索本地并与世界接轨,从小培养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航天课程实验室 让学生探索无垠宇宙
以往不少人都认为香港发展航天科技是痴人说梦,但林博士并不认同,且表示校方早于3年前已构思课程内容和计划改装课室,并基于三大考量要素下,在上年9月推出小四至中三学生的必修航天课程。「首先,我们深信未来世界将由科技主导,掌握AI和航天科技都是生活所需的必要条件;其次,国内现时全速发展航天科技且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学生可以借用国家优势和资源,协助香港发展成国际创科枢纽;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希望学生勇敢踏出舒适圈,以努力认真的态度拥抱挑战,培养他们的恒毅力及成长型思维。」
林博士续指,「因为航天科技包含海量的科技应用,校方最终以人造卫星、火箭、载荷实验、太空城市,4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作为4大课程范畴,建立完整的课程大纲。由于航天课程是小四至中三的必修课,故此我们循序渐进让小四至小六学生进行太空探索、制作人造卫星和设计太空城市。当他们升读初中时已具备一定航天知识和技术,中一学生继而学习制造影像卫星,收集并分析数据、中二学生制作火箭,最后中三学生透过思考在无重状态下,人类衣食住行等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完善整个太空城市的设计。」
校方在航天课程设计花尽心思的同时,又把课室改装为航天实验室。林博士笑说︰「曾经有学生向我们表示,当他踏入我们与中国宇航学会合作设置的全港唯一『航天态势感知实验室』(Space Hub)时,其太空舱设计令他有感自己是一个航天员!Space Hub独特的学习氛围,大大提升学生对航天科技的学习兴趣,这对我们而言都是一个肯定和鼓舞。」随著航天课程发展有声有色,宏信书院近年亦积极招聘具备航天科技知识和电脑应用等知识的老师任教,也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国内最顶尖的航天科技学府建立紧密联系,让学生可以在这些高等学府中学习航天科技的知识和应用。校方同时鼓励学生踊跃参加国内外的航天科技比赛,享受比赛和累积经验,例如在2024年7月成为香港首间远赴青海省冷湖实验室参加「U18 全球青少年火箭发射挑战赛」的学校,初次参赛即获总成绩第二名佳绩,而学校至今亦已累计获得超过40个航天科学相关奖项。

国际交流与协作 全校师生共建国际视野
航天科技以外,全球视野也是塑造宏信书院学生重要一环,故此学校早在创校之初已独创「全球教室」(Global Classroom),目前已经与全球六大洲合共超过60间顶尖学府、国际学校及组织紧密合作,从一年级起让学生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建立国际笔友关系,至高年班以即时视讯的形式会面,为学生提供独特的学习体验,增进对跨文化理解能力、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此外,宏信书院与全球超过60间国际顶尖院校保持紧密联系,学校同时每年均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伙伴学校及国际组织到校与学生一同上课,并进行语文、STEAM、艺术、基督教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亦有来自世界各地顶尖大学及学府的教员到校与管理层及教师团队进行教学、行政方面的讨论,并交换心得,包括︰去年12月新加坡Victoria Junior College师生到校,与宏信书院学生一同参与英文、Theory of Knowledge、环境系统与社会等课堂,并对学科进行深入讨论;而来自非洲乌干达的国际慈善组织WATOTO的成员也于去年12月到校,与学生一同上课,以音乐和舞蹈宣扬基督教信仰,并与学生进行了友谊足球比赛。今年就有来自俄罗斯的 IB学校Alabuga International School学生到校一星期,与宏信书院的学生一同学习中文,以及参与STEAM机械人活动;来自南韩的IB学校Kyungpook National University High School于本学年初开始,就与宏信书院的高年级学生进行视讯会面,今年一月他们更到校一同制作宣扬健康生活的文集,更与宏信书院学生一同庆祝农历新年,充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学生以外,宏信书院的教师团队也同样与时并进,通过与海外教师及国际专家的紧密合作和联系、互相观摩学习及分享经验,共同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及课堂实践,以提升学与教的成效。例如去年10月,有来自香港国际学校Forest House Waldorf School的顾问及来自德国Alanus University的教授到校,与管理层团队就课程发展、学生活动及全人教育进行深入讨论,以帮助学生发展批评性思维及创意解难的能力; 12月有来自Indonesi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的教授到校观摩授课并一同探讨教学方法;今年1月亦有来自美国的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教学团队到访,分享教学心得及规划未来的学生交流活动。
独创「全球教室」走遍全球拓展视野
读万卷书,也行万里路,林博士深信与当地人对话交流才是最贴地的与世界接轨方式。学校今年已开办多个研学团,足迹踏遍六大洲,包括在丝绸之路中体会历代文明的传承与接力、到访乌干达参与慈善团体WATOTO的工作、与西班牙艺术家共同绘制壁画、在斐济协助当地民众修建基础建设等。



林博士指,IB课程亦包含「创意、行动与服务」(Creativity,Activity and Service, CAS)三个环环相扣的核心要素,学生必须在这三个领域投入相等的时间,透过反思和记录自己的学习历程。CAS让学生学以致用,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同理心、领导才能和社会责任心。因此,校方鼓励学生以行动服务社会,学校有不少全球教室活动亦是以CAS为主题,让学生于世界不同地方以自己的行动来服务社群。林博士强调,「研学团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建基于IB课程强调的探究精神。学生绝不是纯粹游学参观,因为他们回来后必须透过报告、展览、或其他形式,如音乐、舞蹈等来汇报自己的学习进程,藉著这些宝贵的经验打好根基,并思考如何以自身力量为人类社会未来福祉作出积极贡献。」
宏信书院校2026-2027年度小一入学讲座
日期:2025年8月23日(星期六)
时间:上午十时正
地点:新界元朗榄口村路25号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宏信书院
登记参加:https://www.luac.edu.hk/y1-admissions-seminar/
学校网址:https://www.luac.edu.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