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声讲故事2024|中国现代文学开创者 郭沫若

更新时间:10:00 2024-12-09 HKT
发布时间:10:00 2024-12-09 HKT

励进教育中心的「星岛集团星声讲故事」计划于今天12月9日在中心的网站,上载新一集的声音故事:「中国现代文学开创者  – 郭沫若」。郭沫若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家、考古学家和政治家,早年赴日本留学,期间响应五四运动,他所创作的小说、历史剧和新诗等,备受中国文学界高度关注,奠定了他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家和新诗奠基人的地位。

郭沫若出生于商人家庭,自少接触西方民主教育思想,1914年在长兄郭开文资助下赴日留学。1919年,郭沫若在日响应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留日学生共同创立文学团体「创造社」,开始创作《凤凰涅槃》等新式诗歌,并在1921年出版个人第一本诗集《女神》,其展现的全新诗歌风格被推崇为中国新诗奠基之作,而郭沫若亦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推手。

1926年,郭沫若回国担任广东大学文科学长,后投笔从戎,随国民革命军北伐。随著北伐节节胜利,国民党内部斗争加剧,终在1927年酿成「赣州惨案」和「323事件」。郭沫若初时获委派处理,后得悉连串事件皆为蒋介石精心策划的清党行动,于是决心脱离蒋介石,并在1927年4月9日于武汉《中央日报》发表《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檄文,向公众揭露其清党恶行。蒋介石随即以「反革命分子」之名颁布全国通缉令,郭沫若最终在周恩来协助下流亡日本,静候回国时机。

郭沫若在日期间受到日本政府和宪兵严密监视,于是潜心从事学术研究。他为了从《易经》深入了解和更准确掌握当时中国社会情况,于是开始甲骨文和金文研究,及后更出版了包括《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两周金文辞大系》等著作。由于郭沫若在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贡献,他因此与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齐名,同为中国甲骨文研究四大权威,并列「甲骨四堂」。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郭沫若因应蒋介石撤销对他颁布长达十年的通辑令,他借此机会回国并出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负责抗战文化宣传活动。1940年,郭沫若因应日军在侵略之地强推日本文化和政策措施,于是撰写《三年来的文化战》一文强调,「现代战争绝不是纯粹军事力量的比赛」,期间创作了《棠棣之花》和《屈原》等6部历史剧,抗战宣传的同时,抵抗日军文化侵略之用。

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担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文联主席等多个职务,肩负著新中国文化事业领导者的角色。期间他关注戏曲、电影、歌谣、书法艺术等各个范围的文化发展,努力为当代中国在文艺创作和学术科研领域创造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令新中国在各方面得以稳步前进。

尽管后世对郭沬若的评价褒贬不一,但针对其在文化领域上的贡献就得到一致肯定和推崇。特别是郭沫若在甲骨文和金文研究的成就贡献,当代史学家钱玄同、董作宾等都曾经在公开和私人场合予以肯定,而他更是中国新诗和现代历史剧创作的奠基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就有「鲁郭茅巴老曹」的排序,足见郭沫若的文学成就与贡献。

各位如果想知道更多关于郭沫若的故事,请马上前往励进教育中心的网站,收听由邓思颖教授所声演关于近代文学家的故事:「中国现代文学开创者 – 郭沫若」,以及参与相关的有奖问答游戏赢取奖品,详情请浏览这个网页︰https://www.endeavour.org.hk/ProjectPage.aspx?id=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