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腔缭绕展雅韵 古韵今声谱新篇
发布时间:10:21 2025-08-06 HKT
1955年深秋,在一处破旧剧场内,国风昆苏剧团(今浙江京昆艺术中心昆剧团前身)为仅有的两位观众:浙江省委文教部副部长黄源与上海电影局局长张骏祥,献演清代传奇《双熊梦》。彼时昆曲几近湮灭,正是这场演出,悄然拉开了复兴序幕。在两位文化官员推动下,剧团将《双熊梦》改编为《十五贯》,终挽狂澜于既倒。今夏8月,剧团将携这出传世经典《十五贯》,连同昆曲喜剧《狮吼记》及五出根基深厚的文武折子戏,登上中华文化节舞台,引领香港观众感受昆曲雅致风韵。

一戏救亡惊四座 薪传七秩韵犹铿
1956年4月,改编后的《十五贯》亮相北京广和剧场。首场演出仅售出四十张票,场面冷清。然而,随着大幕拉开,周传瑛饰演的况钟一声「为民请命,何惜乌纱」铿锵如金石掷地,王传淞演绎的娄阿鼠偷钱时浑身颤栗的丑角绝艺更是令人叫绝,精湛的表演迅速引发轰动,终成「满城争说《十五贯》」之盛况。迥异于常见的「才子佳人」题材,《十五贯》删去原著迷信托梦情节,聚焦清官况钟智斗真凶娄阿鼠的人性博弈。剧中况钟假扮算命先生试探娄阿鼠的经典桥段尤为精彩:娄阿鼠惊疑不定,倏然钻入条凳又翻跃而出,缩颈藏头如惊弓之鼠,将丑行美学推向极致。此剧更化生涩唱词为雅俗共赏的台词,开昆曲改革先河,获周恩来总理誉为「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如今,历经七十载薪火相传,鲍晨承袭周传瑛的凛然正气,田漾再现王传淞狡黠神韵,经典魅力历久弥新。

古今幽默交汇 喜剧魅力永恒
次场上演的昆曲喜剧《狮吼记》,则展现了昆曲在当代舞台上的鲜活蜕变。浙昆「万字辈」黄金搭档赋予古本穿越时空的喜剧张力:胡娉饰演的柳氏水袖翻飞若霜刃,精准定格「河东狮吼」之姿,巧妙将苏东坡诗意转化为震慑眼球的舞台意象。曾杰饰演的陈季常被揪耳跪池时,以「三缩身法」(肩胛内扣、膝盖微曲、脖颈前探)活现惧内书生的窘态,满场粲然。剧中,柳氏诘问「自古只闻男纳妾,几曾见女招郎」,更直指封建婚姻痼疾,引人深思。而丑角的插科打诨亦恰到好处:鲍晨饰演的苏东坡劝架不成反添乱、胡立楠扮演的阎王在审判时,惊堂木竟变成鸡毛掸……这些妙思将讽刺锋芒裹于轻松笑谑之中,尽显昆曲喜剧独特而隽永的韵味。

文武折子戏专场 欣赏昆曲的多样性
压轴的文武折子戏专场,全方位呈现昆曲行当的丰富与技艺的精湛。《瑶台》选自汤显祖四梦之《南柯记》,蚁国公主抱病高歌北曲,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飒爽英姿;《红梨记.亭会》刻画了书生与才女的旖旎情思,为昆曲抒情的典范之作;《雷峰塔.水斗》翻扑跌打如疾风暴雨,令人屏息;《吟风阁.罢宴》气韵沉静似水墨长卷,沁人心脾;《浣纱记.寄子》中一曲【胜如花】椎心泣血,令观众潸然泪下。五折戏码涵盖生旦净丑,充分展现了昆曲行当的千姿百态。
年习一折奠根基 代字新声显传承
「新人年习一折传统戏」是剧团的铁律,正因这种严谨的传承方式,「代字辈」青年演员开始崭露头角,为昆曲的发展带来新活力,使昆曲跨越方言的藩篱,成为贯通中华文脉的桥梁,让这门古老艺术焕发出历久弥新的魅力,惠泽更广。
中华文化节2025︰浙江京昆艺术中心(昆剧团)
日期:8月15日至17日(五至日)
场地:高山剧场新翼演艺厅
票价:$250、$350、$450
节目查询:
2268 7325(节目)
3166 1100(票务)
立即购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