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良局 x 中信证券国际 共感‧同行 拥抱正向精神健康
发布时间:15:03 2025-05-14 HKT
近年香港青少年的精神健康议题受到高度关注,不少机构的调查和研究都显示青少年的精神健康状况达到令人担忧的水平。然而,不少家长、老师、社工即使明白问题的急切性,却不知如何表达关怀和给予支援。有见及此,保良局联同中信证券国际连续两年推出「青少年精神健康计划」,透过举办音乐、艺术及新兴运动等互动体验,鼓励青少年与「同行者」一同参与,建立互相支持网络,以提升情绪管理的能力,并唤起大众对精神健康的关注。

为进一步提升对青少年精神健康服务的支援,保良局与中信证券国际继往开来,在去年以「同行」概念下,今年将「共感」及「同行」两大主题概念连结起来,鼓励青年人透过共同经历,学习如何将心比己,设身处地思考和感受他人的情绪困境。计划启动典礼和同行体验工作坊日前在保良局何寿南小学,由保良局代表及中信证券国际代表共同主礼下顺利举行。
为期一年四个阶段 线上线下逾10万人受惠
保良局青少年事务部服务经理赵绮雯于致辞时表示,保良局承接上年度的成效,今年加入「共感」这个新元素,透过共同经历多元活动,共建和增强「同行者」的关系,一起正视精神健康的重要性,借此推广「共感同行,守护精神健康」的讯息。作为保良局的「同行者」,中信证券国际今年再度携手保良局,并捐赠65万余港元,进一步延续并深化「青少年精神健康计划」。该计划将分4阶段进行。除启动典礼和入校活动外,今年将增设全新专案「共感‧真人图书馆」及栽培「精神健康青年大使」、举办媒体创作工作坊、精神健康短片创作比赛及学校巡回放映等,借此惠及更多群体,建立更广大的精神健康同行者网络。各阶段活动均贯穿「同行者」理念,鼓励青少年互相支持,为期一年的计划预计将惠及超过100,000人次。
启动典礼由音乐、艺术和运动等不同元素串连,让参加者与企业义工一起「共感同行」不同活动。其中青年表演者Sammi透过演唱充满鼓励性的歌曲,以正面的歌词启发参加者,让他们学习应对情绪起伏的方式;随后全港首位特殊沙画师李世豪即席进行沙画创作,向参加者传递当遇到困难及逆境时,只要保持正念和不放弃,总会跨过每一个难关的重要讯息。两位表演者最后更将音乐和艺术结合,向参加者发放正能量,鼓励他们要多关心自己及身边同行者的精神健康。


学懂如何面对和释放压力
当日的入校活动设有四大特色工作坊,包括飙速盘竞赛、沙画创作、禅绕画设计、以及非洲鼓合奏,让中信证券国际的企业义工、保良局朱敬文中学、保良局李城璧中学和保良局马锦明夫人章馥仙中学的学生沉浸式亲身体验各种纾压之道。其中朱敬文中学的蔡同学和林同学参加了非洲鼓合奏体验工作坊,过程中令他们学到如何放松身心。与此同时,她们亦表示启动典礼上的音乐表演和分享令她们明白遇到压力时切忌「收收埋埋」,除了可以与他人分享和寻求协助,两位同学亦表示运动是一个不错的纾压方式。


至于马锦明夫人章馥仙中学和李城璧中学的同学就分别参加了飙速盘和沙画创作体验工作坊,并不约而同表示参加工作坊可以寓学习于游戏,让他们更深入认识精神健康。马锦明夫人章馥仙中学的陈同学和朱同学均表示飙速盘运动让他们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她们在过程中感受到沟通协作的作用,明白到「共感同行」的价值。


至于李城璧中学的张同学和黄同学就表示,沙画创作讲求耐性而非速度,过程中不但可以平伏心情,还能透过画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借此建立和加强同行者的关系。


「同行」关系 源于沟通与关怀

是次计划得以成功推行,实有赖中信证券国际的全力支持。机构除了慷慨捐助,更派出多名企业义工积极参与。青年人藉著参与工作坊、反思及分享等不同活动,建立相互支持、欣赏和鼓励的同行关系。当日负责协作及参与沙画和飙速盘工作坊的中信证券国际义工Peggy表示,近年越来越多青少年因为家庭、学业、朋辈关系而饱受精神健康问题困扰,却往往缺乏宣泄和倾诉的渠道。Peggy续表示,以往曾经接触过一名只有13岁的小朋友,因为学业和人际关系,家长又忙于工作未有及时发现和处理,最终出现酗酒和自残倾向。因此,Peggy希望借此向家长和年轻人呼吁,家长可以花更多时间与子女保持沟通,切忌问题出现或愈趋严重后才作补救处理,必须防范于未然。至于子女就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遇到问题不要「收收埋埋」,可以向父母、老师、以及任何信得过的朋友倾诉,他们一定会与大家同行共感,帮助你渡过难关。


另一位企业义工Dickson感谢保良局服务社会多年,切实支援有需要人士。他坦言被启动礼中两位表演者所结合的沙画与音乐演出所触动,深深认同多元感官的表演有助提升观众的「共感.同行」体验。当日,他落场与学生们一起参加飙速盘工作坊,活动让他重温校园时的美好时光,更与一班青少年作进一步沟通,促进彼此交流。其后,他联同一班企业义工与青少年展开一场激烈的飙速盘对战,在过程中增强参加者间之沟通与连系,建立彼此的信任及默契,同时纾缓精神压力,提升精神健康;他强调青少年所面对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希望同学、教师、家长多主动关心身边的人,用心感受彼此的情绪需要,互相支持及陪伴,一起实践「共感.同行」理念,并把关爱文化跨代传承下去。
(资料由客户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