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香港荷花展|觸覺療癒 ​


​觸覺是人類通過皮膚感知外界刺激時形成的主觀感受。細膩光滑的荷葉表面與柔嫩花瓣的觸感能引發愉悅體驗。當人們穿行於蓮葉之間細緻觀賞時,這種獨特的感官刺激常會觸發情感共鳴,使高潔淡雅的君子氣度在沉浸式體驗中悄然萌發。

本屆荷花展為市民打造了多元文化手作體驗,涵蓋多個主題工作坊:水墨扇面繪製、古樹療癒繪畫、禪意摺紙藝術、蓮花燈製作、景泰藍杯墊設計,以及荷韻拓印創作。活動特別融入環保理念,推出傳統工藝再生手作專案。現場設置蓮燈祈福專區,市民可通過儀式感受「身語意合一」的修行智慧,體悟「心淨國土淨」的哲學內涵,在傳統美學中實現心靈淨化與文化傳承的雙重體驗。


「扇面手工系列」工作坊

一柄浸潤東方美學的團扇,既是消夏雅物,亦是承載傳統意趣的藝術載體。當孩子們在素白扇面上描繪荷花時,不僅感受到自然之美,更在創作過程中領悟荷花「清、雅、逸、淨」的品格精髓。

本屆荷花展特別推出「清風雅韻」手工坊三部曲:
(1)乾花團扇:參與者將運用風乾花卉、草本植物與荷葉標本,在團扇上拼貼個性化荷韻圖景。通過甄選不同肌理與色調的天然素材,體驗色彩搭配與形態構成的美學規律;在自由構圖與立體拼貼過程中,培養空間思維與藝術創造力。
(2)扇面繪畫藝術:每位參與者將獲得空白絹扇、毛筆、線稿及國畫顏料。課程中將由導師示範如何運用傳統毛筆技法將線稿勾勒於扇面,並進行設色暈染,最終完成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性的手繪絹扇。
(3)非遺燒箔團扇製作:團扇起源於中國漢代,曾是文人雅士的隨身雅物。源自唐代「金銀平脫」工藝的燒箔技藝與之結合,通過金銀箔片煆燒呈現斑斕肌理,煥發非遺文化的當代生命力,塑造出東方美學的經典符號。

 

指導老師:趙錦敏

指導老師:李紅娜

指導老師:潘韶屏

指導老師:謝杏麗


「啟迪及療癒手作系列」工作坊

經三年沉澱雕琢,香港荷花展逐漸提煉出東方古老文化中的兩大精髓:智慧啟迪與心靈療癒。「啟迪及療癒手作系列」工作坊宛若蓮葉間凝結的晨露,輝映着荷花展貫穿始終的雙重特質。涵蓋如下主題活動:
(1)古樹療癒繪館:特邀專欄畫家傳授樹靈繪法。無需繪畫基礎、不受技法拘束,只需讓心緒沉靜下來,喚醒內心靈種,便能描摹出屬於您的精神之樹。
(2)佛陀摺紙坊:用摺紙藝術重現佛陀悟道場景
(3)手提蓮花燈:傳統文化與手作藝術的結合,寓意「蓮燈祈願」,驅邪納福。

 

指導老師:何樂

指導老師:《温暖人間》團隊

指導老師:謝杏麗

(4)景泰藍蓮花杯墊製作:將帶領參與者深度體驗兩項核心工藝:掐絲勾勒-即以銅絲塑形勾勒花卉輪廓;點藍填彩-即運用琺瑯釉料進行藝術著色。
該技藝興盛於明朝景泰年間(明代宗時期),晚清正式定名「景泰琺瑯」。因工藝採用月藍色釉料為主色調,且「琺瑯」與「景泰藍」發音相近,最終演變為現今通稱。六百餘年傳承的宮廷秘技,通過指尖藝術創作,能有效提升專注力,幫助現代人緩解焦慮情緒。

工藝指導:瞬澈工坊專業技師團隊


「環保手工系列」工作坊

香港荷花展的創辦初衷,是藉荷花之美來實踐「莊嚴國土」的願景。「莊嚴」二字源於佛教術語,若以當代理念詮釋,其內核正是「環保」精神。展會不僅深刻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更通過精心設計的環保實踐方案,在每一處細節展現對地球家園的珍視與守護。

本屆荷花展的「環保手工系列」工作坊,設兩項內容:
(1)蝶古巴特花花環保袋:Decoupage這一術語的本義是指剪裁與拼貼技藝。據相關考證,其工藝根源可追溯至東方漆器製作中的裱貼技法。現代Decoupage藝術對傳統工藝進行了改良簡化,大大降低了操作門檻,讓普通愛好者也能輕鬆掌握,從而設計出獨具個性的環保袋作品。
(2)蓮花剪紙帆布袋:運用現代熱轉印工藝,將象徵祥瑞的蓮花剪紙圖案印製於帆布材質。傳統非遺剪紙藝術與現代設計融合,使用者可通過手工製作專屬環保袋,在創作過程中感受匠心情懷,傳遞現代慢生活哲學。

 

指導老師:陳慧燕
香港園藝學會執委,註冊園藝治療師,曾服務於有關園藝工作30多年,熱愛手工藝創作,現在學校、社福機構教學相關園藝及手工活動課程。

指導老師:謝杏麗


「荷風印趣」拓印工作坊

拓印技藝作為華夏文明重要的複製傳承方式,自漢代起便承載着文化傳播的使命。其傳統工藝流程包含四大步驟:先將浸潤的宣紙覆於碑刻表面,用鬃刷輕柔按壓使紙張貼合紋路;待紙面微乾時,以拓包蘸取特製墨汁,均勻拍打凸面區域;最終揭取紙張即可獲得層次分明的拓片。

這項蘊含千年智慧的傳統技藝,憑藉「方寸載文脈」的獨特魅力,歷年來在荷花主題展覽中廣受讚譽。本屆工作坊特別策劃生肖圖譜、祥瑞神獸和吉慶楹聯三大主題板塊,參與者不僅能親手製作專屬拓片,更能在捶拓過程中感受傳統技藝的溫度與厚度。

指導老師:房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