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頁
  • 相關文章
  • 展期活動
    • 活動時間表
    • 展覽與表演
    • 互動工作坊
  • 荷花文化
  • 精彩回顧
    • 2024荷花展
    • 2023荷花展
  • 「雲」賞荷花
  • 荷敘指間
  • 暢遊寶蓮

2025香港荷花展|「心經」工作坊

一、緣起 唐代長安城有位常年在外行商的張善友。某日途經終南山,偶遇一位贈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老僧,囑咐其每日持誦。起初張善友並未在意,只在閒暇時隨意翻閱。後在西域經商途中遭遇劫匪,財物盡失困於荒漠。瀕臨絕境之際,他忽憶懷中心經,虔誠誦念間竟漸入澄明之境,更在沙丘後尋得清泉,終獲過路商隊搭救。 返長安後,張善友赴終南山答謝恩人,方知老僧三年前便已圓寂。寺中僧眾轉述其生前常言:「《心經》雖簡,實為…

06月10日

2025香港荷花展|「茶學系列」工作坊

一、緣起 在全球三大飲料體系中,茶憑藉其特有的養生價值與人文積澱,始終佔據着天然健康飲品之首。茶道精神主張的「精行儉德」與禪宗思想宣導的「清淨寂照」互為表裏,這種「禪茶同源」的哲學體系自古流傳。當代社會禪修風潮再起,「斷舍離」「至簡主義」等生活態度逐漸普及,茶文化因其蘊含的生命智慧與自然本真屬性,正成為當代青年追求精神回歸的重要載體。 坐落鳳凰山脈的寶蓮禪寺與山間百年古茶林遙相呼應,寺院禪意與古茶…

06月10日

2025香港荷花展|「啟迪及療癒手工系列」工作坊

一、緣起 經過三載探索歷程,「香港荷花展」從植物六感療癒的特性中,逐步提煉出東方人文傳統中雙重珍貴內核:智慧啟迪與心靈療癒。以「智慧及療癒手作工坊」為載體的體驗專案,恰似荷葉表面凝結的晨露,完美折射出荷展所承載的這對相輔相成的人文特質。 二、活動地點:寶蓮大會堂 三、活動時間: 6月22日:14:00-16:00 (手提蓮花燈) 6月26日:13:30-16:00 (景泰藍荷花杯墊) 6月28日:…

06月10日

2025香港荷花展|「扇面手工系列」工作坊

一、緣起 素絹開合間,千年文脈躍然方寸天地。華夏文明長卷中,扇面藝術始終佔據著獨特篇章。一方素絹既可包羅萬象,亦能承載千古幽思。宋人最喜在團扇上揮灑才情,米芾揮毫潑墨,僅以數筆水墨便勾勒出江南煙靄。馬遠獨創「扇境美學」,於咫尺絹面繪就《寒江獨釣圖》,一舟橫陳萬頃碧波,盡顯空靈禪意。至明清時期,姑蘇繡娘以盤金蹙銀之法,在雙面繡中呈現並蒂蓮開——半面羞蕊半面綻,暗合「花開兩生,同氣連枝」的佳期美意。文…

06月10日

2025香港荷花展|「非遺香韻」工作坊

一、緣起 佛法於漢代自印度傳入,以香供佛也隨之傳入,並與遠古祭祀用香相融合。《華嚴經》雲:「諸供養中,法供養最;然諸供養,香為上首。」香為佛使,香在佛教中不僅是莊嚴道場的供品,還是參禪打坐的助緣,更承載着「戒定真香」的深刻寓意。 寶蓮禪寺荷花展,以「香、茶、花、禪」四藝共修聞名。香藝師吳喬英,鑽研古法香藝多年,欣聞今年荷展打造「六感療癒」主題,遂率團隊,攜古法和香技藝,為今年荷展增添嗅覺維度的沉浸…

06月09日

2025香港荷花展|「寶蓮心開」書畫講座系列

一、緣起 筆底清風印禪月,墨香荷韻兩相宜。 荷花展期間,香港寶蓮禪寺以蓮為媒,以墨會友,在精心籌備「寶蓮花開」書畫展帶來視覺療愈的同時,又邀請幾位書畫家分享藝術創作的心得,適時應景地推出「寶蓮心開」講座系列,把視覺療癒提升到意境療癒。 蓮出淤泥而不染,恰似禪宗清淨無礙的智慧;而書畫寄情於筆墨,猶如禪意空靈深遠。本次講座系列,陳俊吉教授帶來「金描佛畫」與「水墨禪畫」兩大專題,引領觀眾領略傳統佛畫的精…

06月09日

2025香港荷花展|坐禪‧行禪

一、緣起 凝視初綻荷苞,宛若入定的禪僧凝神屏息。蓮境禪心,千年共契。生於濁泥而守淨潔,幽香暗度顯禪意,恰似修行者立紅塵而靈台清明。跏趺似蓓蕾蘊三千世界,經行若蓮葉承八面來風,動靜相生皆成道場。 俗務紛擾常令心神困頓,當辟一方澄明之境。以禪為舟,渡向內在的安寧與法喜。值此因緣,本屆蓮展特設禪修體驗課程。 二、活動地點:禪堂 三、活動時間: 6月23日:9:50-10:50 (祖師禪)| 13:30-…

06月09日

2025香港荷花展|「環保手工系列」工作坊

一、緣起 香港荷花展的核心理念之一,正是通過荷花詮釋「莊嚴國土」的精神內涵。以當代視角解讀,「莊嚴國土」實與生態永續發展的理念深度契合。展會不僅將環保意識貫穿於展陳設計,更通過系列實踐活動,在細節中踐行對地球家園的守護。 本屆升級推出的「綠創工坊」(暨 「環保手工系列」工作坊)便是最佳例證。有別於往屆,新設的環保袋再造課程引導參與者利用廢舊布料,通過創意縫紉將閒置資源轉化為時尚單品。這種寓教於樂的…

06月05日

2025香港荷花展|「荷風印趣」拓印工作坊

一、緣起 拓印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文化複製技藝,其歷史可追溯至漢代。北宋慶歷年間(1046年),歐陽修謫居滁州時創作《醉翁亭記》,後由琅琊山僧人智仙主持刻碑。隨著歐陽修調任,石碑逐漸被青苔掩蓋,淡出世人視野。 皇祐元年(1049年),滁州商賈告知歐陽修石碑風化之事。這位文豪即刻遣人製作拓片,校勘時發現碑文將「泉香而酒洌」誤刻為「泉洌而酒香」。歐陽修詼諧自嘲:「醉時筆誤,刻工亦醉乎?」最終保留原碑未作修…

06月05日
Copyright 2025 Sing Ta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