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体院:港队表现「喜出望外」 称全运会证大湾区具能力申办奥运

更新时间:13:10 2025-11-23 HKT
发布时间:13:10 2025-11-23 HKT

本届全运会于11月21日圆满落幕,香港代表队创下历史佳绩,共斩获9金、2银、8铜。香港体育学院院长蔡玉坤在电视节目《讲清讲楚》中形容,港队本次成绩令人「喜出望外」,相比过去七届赛事中每届金牌数不超过两面的纪录,本届表现实现显著突破,亦反映香港与内地省份实力相近。

蔡玉坤形容整体竞争水准「五五波」

蔡玉坤指,港队于多个项目的成绩令人「喜出望外」,同时强调不会形容有项目表现令其「跌眼镜」。他表示整体竞争水准是「五五波」,如单车项目全能赛仅以一分之差「赢个马鼻」,反映赛事具竞争力,「(港队)有把握,但不是一面倒」。

蔡玉坤表示,他开心见到运动员展现出「香港人打不死的精神」。除剑击、游泳表现亮眼外,滑浪风帆等项目亦有出色发挥。他特别提到,本届获得多个第四名,超过40个项目跻身前五至八名,相较过往成绩明显进步。他强调「全运会是国家最高级的运动会,有些项目比奥运更难」,欣喜见到年轻优秀运动员涌现,包括重剑项目出现新星,单车项目夺3金的李思颖等具潜力选手。

与内地训练合作成效显著

至于成绩提升的原因,蔡玉坤则表示是一路耕耘的成果。他强调特区政府对体育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体育总会系统化推动青训计划,学校及大专院校积极建立体育文化,加上赛马会等合作伙伴的持续投入,共同构建了完整的体育发展生态。

蔡玉坤特别提到与内地的训练合作成效显著,如三项铁人队前往云南玉溪进行高原训练,剑击队与广东队交流切磋,乒乓球等项目也获得国内优质训练资源。他透露虽然未能提供具体数字,但运动员赴内地训练的次数确实较以往明显增加,形成双赢局面。他亦表示内地训练费用更低,加上国家支持能「事半功倍」。他强调教练团队会根据各项目特性作出专业判断,不会为内地训练比例设定硬性指标。

体育学院院长蔡玉坤。资料图片
体育学院院长蔡玉坤。资料图片

蔡玉坤:大湾区有能力申办奥运

被问到香港日后会否申办其他大型国际赛事,甚至是亚运或奥运等大型运动会。蔡玉坤指以单一城市而言,香港申办奥运确实相对吃力,但他认为刚成功举办的全运会正是国家给予的「试金石」,整体市民反应积极。他更表示亚运与奥运的参赛规模相近,全运会证明粤港澳大湾区具备承办高水平综合运动赛事的能力,透过全运会累积的实务经验,未来举办大型赛事亦将更加成熟,反映大湾区具能力申办奥运,但他也表示若要申办奥运,「当然需要国家的全力支持」。

至于全运会本身,蔡玉坤认为整体反应正面,国家曾举办亚运与奥运等多项大型国际赛事,在赛事筹办方面具专业能力。但他强调「不会有最好」,仍会持续检视与改进,积极寻找可优化的空间,力求精益求精。他也指,举办体育赛事能带来许多周边利益,如体育旅游、品牌效应等,更重要的是能增加社会凝聚力。

被问到体院精英运动员人数是否无变化,蔡玉坤指,体制内精英运动员的规模与结构已发生显著变化。相较于八、九年前仅有300多名全职运动员,如今全职运动员人数已超过750名,总体精英运动员更扩展至约1700人,其发展速度获国际认可为相当迅速。在培养模式上,他强调「双轨发展」策略的成效显著,运动员在持续训练的同时,亦能透过完善的生涯规划发展第二事业,令运动员整体形象与社会观感趋向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