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BUH国际会议2025︱戴尚诚应邀出席 重点介绍香港公营房屋发展蓝图

更新时间:22:49 2025-11-11 HKT
发布时间:22:49 2025-11-11 HKT

房屋局局长何永贤今日(11日)在社交平台发文,指副局长戴尚诚早前应邀出席「CTBUH国际会议2025」,担任「城市倡议论坛」嘉宾讲者,向全球专家分享香港在高密度城市下的房屋策略与发展方向,并了解到香港在「垂直城市化指数」中排名第一,并在与纽约、杜拜及多伦多相比,楼房可负担性方面表现最佳,显示香港在房屋发展上的成就获得国际认同。

香港「垂直城市化指数」全球第一

戴尚诚本月初应「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Council on Tall Buildings and Urban Habitat,CTBUH)」邀请,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出席 「CTBUH国际会议2025」,担任开幕「城市倡议论坛」嘉宾讲者之一,与纽约、杜拜及多伦多三位城市规划与房屋政策专家,一同向1,300多位来自40个国家近百个城市的与会者论述高密度城市的最新房屋策略与城市发展方向。

戴尚诚在论坛上重点介绍了香港的公营房屋发展蓝图,预计未来五年将兴建约18.9万个公营房屋单位,其中包括北部都会区约6万个新单位。为加快基层家庭「上楼」,香港特区政府积极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MiC),透过标准化设计、高层建筑、厂房制作组件及现场快速装嵌等方式,在短期内兴建约3万个「简约公屋」单位,以缩短公屋轮候时间。

「幸福设计」理念融入公营房屋规划

戴尚诚亦阐述了香港如何将「幸福设计」理念融入公营房屋规划,将公共空间、绿化环境、社区互动及长者友善设施等元素注入屋邨设计。此举旨在提升建屋速度和质量之余,亦让居民享有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在「高楼大厦对城市可负担性的影响」主题工作坊中,戴尚诚分享香港多层次的住屋选择,让家庭能透过累积资产逐步向上流动。基层市民可先租住公屋,再透过资助出售单位(如居屋及绿置居)置业,最终进入私人楼宇市场,形成一个促进社会流动的房屋系统。他亦分享了香港在「简约公屋」和过渡性房屋营运上的创新经验,特别是透过「物业管理 + 非政府机构」模式,确保项目有效管理,并透过就业支援、社区活动及邻里互助计划,协助住户融入社区,改善生活质素。

香港受土地限制 只能高密度垂直发展

何永贤指,是次参与国际会议,也了解到香港在「城市倡议论坛」的「垂直城市化指数(Vertical Urbanism Index)」排名第一。该指数运用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数据,分析40个城市群在高楼、密度与宜居(社会、经济和环境)三项指标的表现。香港的综合得分位居榜首,反映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优势。她指出,香港受其土地限制,不得不高密度垂直发展,正如房委会近年也不乏高楼项目,但也致力于打造宜居社区,以达至15分钟生活圈的理念。

何永贤指,在香港、纽约、多伦多及杜拜四个楼房可负担性极具挑战的城市中,香港被认为是可负担性最佳的城市。她表示,香港将继续说好「提速提效、科技创新、以人为本」的房屋故事,发挥「超级联系人」角色,让国际社会深入了解香港在国家支持下的建筑实力,推动香港以至大湾区与国际社会的经验分享和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