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你讲故.多图︱港足将迎新加坡「生死战」 细数139年跌宕起伏 东亚运夺金载史册

更新时间:11:00 2025-11-16 HKT
发布时间:11:00 2025-11-16 HKT

香港足球代表队本周二(18日)将坐镇启德体育园主场馆迎战新加坡,上演亚洲杯外围赛「生死战」,若胜出则提前跻身决赛周。港队在本届亚杯外第3轮首次启用启德新主场,吸引大批市民涌入球场支持,对孟加拉一战的45,489人入场,刷新了港队主场纪录。回望香港足球历史,1996年甲组联赛总决赛快译通对南华,曾创下31,088人的本地联赛入场高峰;到2010年3月3日亚洲杯外围赛香港大球场对阵也门,观众却仅得1,212人。从高峰到谷底,再到启德主场的一片红海,香港足球究竟走过了怎样的一段路? 本期同你讲故,一齐回顾香港足球的起伏岁月。

回归前︱96年港队世界排名90位 历史最高

1886年2月12日,布政司骆克与一批旅居香港的英人成立香港首间足球会,标志著本地足球运动正式起步。1930年代,香港出现大批杰出球员,包括「球王」李惠堂、包家平、孙锦顺、谭江柏等人。到1954年,香港足球总会加入国际足协及亚洲足协,香港正式以港队身份踏足国际舞台,属于港队的辉煌足球史正式展开。

1954年马尼拉亚运会由中华民国队夺冠,阵中有多达17人为香港球员,一代亚洲球王李惠堂也选择出任其教练。当时球员一旦登记后,不能代表其他单位出战,使港队只能从剩余球员中挑选,最后由李育德、何祥友、高保强等少数仍有资格代表港队的一线球星领衔。

南华对快译通︱本地联赛3万人入场支持

香港足球在这段时间迎来高光:1956年主办首届亚洲杯勇夺季军;1958年闯入亚运八强;1960年,以香港球员为核心的中华民国队成功晋级罗马奥运。踏入90年代,香港足球迎来另一个高峰,国际足总自1993年建立世界排名制度,在1996年2月公布的榜单中,香港队名列第90位,为香港历史最高排名。值得一提的是,1996年港甲赛事南华对快译通多达31,088人入场,是本地联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入场人数。

港足低潮期︱千禧年代青黄不接 各项赛事一无所获

踏入千禧年代,香港面临青黄不接困境,国际赛场上表现持续不济。体院于1997年取消足球精英计划资助并解散足球部,昔日「神童」卢均宜等人转而前往流浪青年队训练,香港整体而言缺乏有系统的青训体系。加上1997年世界杯外围赛爆出假波丑闻、1998年亚运两场输11球等因素,各球队投资大减、入场人数及社会关注度低迷,千禧变成香港足球的寒冬。

2012年世界排名172位 迄今最低

不过,千禧年代的港队其实不乏著名球员,港队历史射手王「陈七」陈肇麒、门神范俊业、「和哥」李健和等人均在阵中。惟相比亚洲其他地区的进步,香港足球裹足不前,在国际赛场上始终未能突破:2002年世界杯外围赛首轮分组赛仅得4分,敬陪末席;2006年得6分,再度首轮分组赛出局;2010年外围赛稍有进步,于第二轮以0:3不敌土库曼,无缘晋级下一圈;亚洲杯亦一直未能打进决赛周。

2012年11月,香港世界排名第172位,为至今最低。

相关新闻:

省港杯 |山度士:广东球员硬如铁 陈肇麒:黎Sir教落疯狂跑

省港杯|李健和踢足12届 忆当年盛况:半个球圈北上作客交流

东亚运金牌︱「陈七」热刺跟操 赶及决赛头槌扳平

2009年东亚运足球项目,港队以小组首名晋级,四强再凭互射十二码击败北韩。12月12日下午5时,决赛于香港大球场上演,香港以东道主身份迎战日本。在31,884名现场球迷注视下,港队上半场先失一球,下半场换入刚从伦敦热刺跟操后赶返的陈肇麒,他随即以头槌破网扳平。双方于法定时间战成1:1,加时阶段亦未再添纪录,最终香港于互射十二码阶段胜出,历史性夺得东亚运金牌。

港超、超青成立 本地足球专业化

在当时香港球坛持续低迷的情况下,这面金牌再次唤起社会对香港足球发展的关注。政府其后于2011年正式推出凤凰计划,改革并推动香港足球发展,目标包括跻身世界前100、兴建将军澳足球训练中心等。时任港队教练金判坤批评足总对港队欠缺支援,世界排名目标「不切实际」,反而应该著眼将香港足球代表队年轻化。2014年,港超联成立;2020年,香港青年超级联赛成立,本地足球走向专业化,亦为青训提供了稳定的竞赛平台,重新构建了年轻球员的培育基地。

2015年︱世杯外再掀港足热 多幕经典球迷难忘

2015年,香港出战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外围赛,港队摆脱过往颓势,纵然最后只得小组第三出局,但赢得14分已是28年以来最好成绩。对不丹7:0酣畅淋漓的大胜,取得世杯外相隔8年的胜利;旺角大球场对阵卡塔尔,白鹤、高梵于比赛末段,3分钟内连入两球的不放弃精神;再到陈肇麒头槌绝杀不丹锁定胜局。每一幕都深深印刻在球迷的记忆中。

最后一场客场挑战卡塔尔,香港的出线形势已然十分被动,最后以2:0落败,无缘晋级。体育评述员钟志光于赛后的肺腑之言,道尽了球迷们的心声和遗憾,「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次并不是一个终点,而是重新的起点。失望固然有,但并不是绝望,因为香港足球会继续前进的。你刚才看到的那个热泪盈眶的小球迷,便知道香港队在香港人心目中是何等的重要。」

这一轮的世界杯外围赛,再次引起香港足球讨论热潮,为之后发展提供助力。

港队新篇章︱时隔56年再次打入亚洲杯决赛周

随着陈伟豪、陈肇麒等球员相继退役,陈晋一、茹子楠等越来越多港将外流,以及艾华顿及祖连奴等入籍兵的到来,香港足球开始进入一个新篇章,世界排名亦开始稳步回升至如今的146位。

2022年,港队在亚洲杯外围赛中成功出线,时隔56年重返2023年亚洲杯决赛周舞台。在新冠疫情影响下,这个决赛周席位得来不易,外围赛第三圈,球员训练乃至港超联赛事都被逼暂停,球员状态成疑,中坚李毅凯、「细佬」梁诺恒等外流港将均不获放行,港队只能以残阵出战。球队在抵达印度后,又有12名职员及球员确诊,印度环境令球员水土不服,加上香港球员黄骏轩赛前离世,港队可谓身心俱疲。不过,港队却成功克服种种因素,分别以2:1及0:3挫阿富汗及柬埔寨,在最后一场小组赛前已确认至少会以最佳次名出线,继1968年后再次跻身亚洲杯决赛周。

虽然在决赛周期间未得一分,但面对波图球星塔雷米领衔的伊朗仅输一球;面对世界排名69的阿联酋,「少爷仔」陈肇钧更是攻破对方大门。这届亚洲杯的好表现,反映香港足球正重新在亚洲足坛站稳脚步。

杭州亚运︱八强爆冷赢伊朗 

要说近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港队比赛,当数2023年历史性跻身杭州亚运四强之役。小组赛期间,港队虽然连续两场输给乌兹别克,但由于叙利亚及阿富汗放弃参赛,仍能以小组第二名晋级。

十六强面对巴勒斯坦,第48分钟,安永佳接应孙铭谦横传,门前一蹴而就,助港队1:0领先,其后门将谢家荣高飞低扑,屡献关键扑救,助港队锁定胜局。八强对阵强敌伊朗,潘沛轩门前无人看管下抽射死角,一箭定江山,助港队以1:0历史性击败伊朗,港队在无人看好的情况下,爆冷闯入亚运四强。

谢家荣赛后泪洒:很不喜欢「虽败犹荣」

虽然四强及季军赛中因体能问题而不敌日本及乌兹别克,但球员们已然交出最好表现。赛后谢家荣激动落泪,表示自己很不喜欢「虽败犹荣」一说,并就未能把铜牌带回香港而道歉,期望香港足球未来能够拥有更好的发展。

香港男子足球代表队亦继2005年、2009年及2015年后,再夺香港杰出运动员选举「香港最佳运动队伍」。

凭杭州亚运会优秀成绩,香港男子足球代表队再夺香港最佳运动队伍殊荣。
凭杭州亚运会优秀成绩,香港男子足球代表队再夺香港最佳运动队伍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