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全运会系列︱全运新生力量 新晋香港运动员誓攻顶

更新时间:07:30 2025-10-10 HKT
发布时间:07:30 2025-10-10 HKT

距离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只剩下约1个月,一众港队健儿进入最后备战期,务求以最佳状态迎接国家最高水平和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本届港队阵容鼎盛,不乏一群具潜力的年轻运动员继往开来、薪火相传,包括于世大运赢得2面铜牌的乒乓球手吴咏琳、世大运女子佩剑个人赛铜牌得主薛雅齐,以及先后刷新100米短跑纪录的「飞人」陈一乐与郭俊廷等。一众年轻小将努力兼顾学业和体育成绩,期望能成为新生代的榜样,证明运动员也能学业有成。他们正全力以赴,剑指全运会奖牌,盼为港争光。

一众年轻小将剑指全运会奖牌  盼为港争光

年仅21岁的吴咏琳,刚在7月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为港赢得乒乓球女单和女团2面铜牌。她直言,夺奖牌像「奇迹」,带给她稳步迈向香港乒球「一姐」的决心及信心。

吴咏琳自6岁开始打乒乓球,10岁已入选香港青少年队,14岁连夺泰国青少年公开赛U15女单季军和亚少女团铜牌。近年她与朱成竹组成「女双」,以及和姚钧涛合作「混双」,皆屡获奖牌,去年更入选成为巴黎奥运替补球员。
 
去年,她加盟深圳大学乒超俱乐部,与世界「一姐」孙颖莎成为队友,参与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她直言,在与孙颖莎合作的一场双打获益良多,「赛前很害怕在她面前表现失准,那次反而在紧张的心情下有发挥。」她形容,孙颖莎充满自信,有「王者」的气场,「但不嚣张兼平易近人,明白为何她受大批球迷追捧。」

乒乓学霸吴咏琳 : 冀让大家知道做运动不一定读不了书

现时,吴咏琳在女双、混双及女单的世界排名,分别位列第19名、第35名和第109名,成绩亮眼。球场上有好表现,吴咏琳场下也是一位「学霸」。她是2021年国际文凭试(IB)的状元,为了当全职运动员,不读医、不读法律,选了另一高分「神科」——香港科技大学的量化金融学,「我很希望成为榜样,让大家知道做运动不一定读不了书,一边读书,也可以一边做运动员。」
 
11月粤港澳全运会,她将挑战内地各省市高手之余,从中偷师,期待自己未来的乒球成绩也达「5星星」的满分水平。香港乒球队历年未曾在全运会夺过奖牌,她表示要以「搏」的心态应战,「全运会集合了国内猛将,我希望珍惜这个机会,向中国球手学习。」

佩剑运动员薛雅齐早上上学下午练习  感谢体院及家人支持

佩剑运动员薛雅齐同样首次征战全运会,她在刚过去的赛季成绩斐然,先后于亚青及世大运赢得个人赛铜牌。她难忘在亚青半准决赛,以1分力压对手跻身4强,「最后一次参加亚青夺铜,十分难忘。」奖牌为她带来信心和肯定,她坦言,过去常因紧张输掉比赛,现时学会通过自我对话,提醒自己集中、享受比赛,「顺其自然反而打得更好。」

薛雅齐自7岁接触剑击,起初打花剑,升中后转打佩剑。2年前,她升读港大社会科学系,适逢韩籍教练李旭宰加盟港队,她把握机会转为全职运动员。她坦言最初不太习惯,害怕自己无法适应紧凑的训练模式,幸学生运动员的修学年期较长,现时每个学期只读3科,以便平衡两者。
 
她笑言,有时早上上学、下午练习,十分疲累,幸好得到体院及家人的全力支持,前者提供营养师和心理支援,而父母与同为佩剑选手的妹妹薛雅致也不断鼓励她,「很多人在背后帮我们争取好成绩。」
 
近年剑击队成绩彪炳,「剑神」张家朗卫冕奥运金牌,江旻憓亦在巴黎奥运夺金。作为后辈,薛雅齐形容,队内气氛高昂,「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我们也要做好承接,像他们一样努力,也有希望在高水平比赛中取得佳绩。」
 
薛雅齐与队友并肩作战,屡次在团体赛登上领奖台,包括取得U23亚锦赛金牌及亚锦赛铜牌。她笑言,团体朝夕相见,甚有默契,队内也有不成文规定——比赛落败不能责怪队友,「我们是一个团队,若第一场打不好,队友便要帮忙追回分数;团体赛大家都有参与,发挥好坏也一起经历。」

冀在全运会倾尽全力  与队友、教练一起踏上领奖台

剑击队即将启程,前往日本训练,并到马来西亚出战U23亚锦赛,为全运会作最后准备。薛雅齐期待再次踏足启德比赛,「剑道置于场馆中间,所有灯关掉,再有射灯照向选手……虽然紧张,但更要打得好!」她和部分内地选手是朋友,盼能在比赛场外联谊,一同游览香港。
 
「教练常说,做到一次,之后就可以多做一次。」薛雅齐期望能在全运会倾尽全力,与队友、教练一起踏上领奖台,并剑指2028年奥运女子佩剑团体资格,「我们要保持希望,努力朝着目标练习,争取好成绩。」

记者 仇凯瑭 徐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