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2025房屋政策|重推「租者置其屋」计划点解消失? 居屋绿白表比例「55开」 白居二加配额
发布时间:15:24 2025-09-17 HKT
施政报告2025|最新一份《施政报告》推出多项房屋政策措施,以丰富置业阶梯、加快公屋流转及推动市区重建。不过,备受关注的重推「租者置其屋计划」(租置)却消失,有何原因?《星岛头条》整理《施政报告2025》房屋政策懒人包,即睇居屋绿白表比例、白居二配额及转售限制改动、以及重推租置计划消失原因!
- 居屋绿白表比例改动:新一期起调整至50:50
- 白居二配额增至7000个:超额派发准买证用尽名额
- 提升大单位比例及放宽转售限制:禁售期缩短至10年
- 重推租置消失?政府:社会存重大分歧 明年收集意见
- 新增两大计划:「长者楼换楼」及未补价单位出租
- 公屋重建:公布马头围邨及西环邨重建计划
- 市区重建新思维:引入地积比跨区转移及预留土地
施政报告2025|居屋绿白表比例调至50:50
为回应公屋租户的置业需求及加快公屋流转,政府宣布,在居屋供应量比预期增加约50%的基础上,由下一期居屋销售计划开始,绿表及白表申请者的配额比例将由现时的40:60,正式调整为50:50。
政府消息人士指,下期居屋起绿白表比例会改为5比5,强调白表申请人士不但不会因为调低比例而减少中签机会,反而会因为整体每年居屋供应量上升,而增加买楼机会。消息重申,绿白表之间存在互补机制,若有绿表名额多出会转移到白表使用。
施政报告2025懒人包|一文睇清惠民措施 绿白表比例调至5:5/优化大湾区养老/初生婴儿免税额
施政报告2025|白居二配额增加1000个 一半拨予40岁以下
为增加白表人士在二手市场置业的机会,房委会将由下一期「白表居屋第二市场(白居二)计划」起,增加1,000个配额,使总数达到7,000个。其中,新增的1,000个配额中有一半(即500个)将会预留予40岁以下的青年家庭及一人申请者。
为避免白居二配额因个人意愿转变而被浪费,房委会发出批准信的数额将适量大于白居二配额,让购买单位的配额得以尽用,以尽量满足买家期望。
消息人士指,政府发现以往白居二配额的并未被用尽,每次准买证使用率仅约八成,因此决定改善行政程序,从下次白居二配额起,会超额派多10至20%准买证,以更有效尽用每次的配额。
施政报告2025|绿白表比例调至五五比 消息:不会减低白表者中签机会 下期起「白居二」配额增至7000个
居屋大单位比例将增2至3成 缩短转售限制至10年
为回应市场需求,未来新建的居屋及绿置居将提升「较大单位」(指两房或以上单位)的比例,消息人士预计较以往增加20%至30%。目前兴建中的项目已完成修改图则,大单位比例将逐年递增。
同时,为鼓励单位流转,下一期推出的居屋及绿置居开始,新出售单位的转让限制年期(禁售期)将由15年大幅降低至10年。消息指,虑到目前市况转变,把限期调整回原先水平。
重推租置消失?政府:社会存重大分歧 明年收集意见
至于备受关注的重推「租者置其屋计划」(租置)消失于新一份《施政报告》,政府消息人士指,政府一直在研究重推租置的可能性,惟考虑到社会目前对此还有很大分歧,尤其是针对如何管理及折扣率方面有不同的意见,认为应更务实地进行研究各方意见,并先进行一个调查。
政府称卖公屋所带来的收入非主要考量
消息人士表示,调查仍未进行,希望2026年启动,但暂未有时间表,重申进行研究不代表会重推租置,重推如否仍需看研究结果而定,又强调卖公屋所带来的收入不会是主要考量。
推免补价「长者楼换楼」、单位出租先导计划
长者业主楼换楼计划:容许年满60岁并拥有单位十年或以上的业主,可在第二市场出售该单位后不须补价,购买一个较小或较偏远的单位,让长者可获得额外现金作生活费,同时腾出市区或较大单位让有需要家庭申请。
消息指,参考房协现有计划推出房委会版本。长者可以选择「大屋换细屋」,或「近市区换偏远地区」,即长者可交出大单位换细单位,单位的地区位置不作限;或市区单位长者可换扩展市区、新界或离岛的单位,单位的大小不作限。消息指,计划将不设限额,料不会有很多宗申请,纯粹为长者提供多一个选择。
未补价单位出租先导计划:房委会及香港房屋协会将推出先导计划,容许拥有资助出售单位十年或以上的业主,在缴付出租准许费后将其未补价单位出租予合资格白表申请者,计划名额3 000个。
消息表示,先导计划试验两年,3000名额先到先得,若反映热烈会提早检讨,计划涵盖居屋、租置、或绿置居等所有资助出售房屋(绿置居2018年推出,首批10年业主要等到2028年)。消息指,政府希望可以同时协助买资助出售房屋10年以上的业主,及白表申请者「上进上流」。居屋业主经过10年或希望更上一层买私楼,先导计划为他们提供卖楼以外的另一选择;而白表申请者本身要租楼住,若能租住租金相对负担轻的居屋单位,亦能帮助他们储蓄买居屋。
长者业主楼换楼计划|年满60岁、拥资助单位十年或以上业主 可毋须补价买较小或偏远单位 消息指不设限额
公屋重建:公布马头围邨及西环邨重建计划
房委会今年内会公布马头围邨及西环邨的重建计划,并将研究重建模范邨。
市区重建新思维:引入地积比跨区转移及预留土地
为增加发展商参与旧区重建的诱因,政府提出三大新思维,期望明年上半年有具体细节:
- 放宽地积比转移:容许重建项目未用尽的地积比率,可跨区转移至其他地区甚至新发展区使用。
- 预留「楼换楼」土地:在北部都会区的古洞北及粉岭北预留三幅、合共4公顷的土地,供市建局兴建单位,作为未来市区重建的「楼换楼」资源。
- 试行增加地积比:在七个重建需求迫切的指定地区,试行将私人重建项目的地积比率适度增加约20%,增加的地积比可选择转移至北部都会区使用,或转换为金额以抵销地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