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署要求收公屋 精神病母子堕楼亡 何永贤:房委会已人性化处理 同意可「再细心啲」
发布时间:10:09 2025-09-09 HKT
天水围天恩邨一对患有精神病患母子,被指13年前申请公屋时无如实申报资产,房屋署经查证于去年11月发出「迁出通知书」,虽有青山医院证明书建议应容许他们继续居住公屋单位,但随后上诉仍不果,其后两母子先后堕楼亡。房屋局局长何永贤表示,对事件非常难过,强调房委会已人性化、在情理兼备之下处理个案。
何永贤:已给予多次机会申报仍出现瞒骗情况
何永贤今早(9日)在电台节目表示,据其了解同事在整个过程中已尽力协助该对母子,当知悉上诉委员会要发出迁出通知书时,已即时转介个案至社会福利署,由社工提供支援。当中亦明确指出「迁出通知书」是因他们涉及瞒骗,没有申报资产超出限额,因而需要迁出 ,但同时亦给予他们时间搬迁,换句话可暂缓迁出,直至他们找到一个安身之所,并得到他俩同意帮助申请宝田中转屋。
日后会物色有医生背景人士加入上诉委员会
何永贤进一步解释,事件缘于该对母子在2012年申请公屋时,中间在多次申报中均没有申报拥有土地,而该两幅土地的价值,估值70多万元,加上其的资产总值已超过限额,不符合申请公屋的资格。何永贤形容已给予多次机会申报,仍然出现瞒骗情况,没有提及拥有这些资产,所以资料交到上诉委员会时,由独立运作的上诉委员会审视资料后,已考虑整体原因,在情理兼备之下,尽量作出平衡而决定发出「迁出通知书」。
何永贤强调,社会上一直很支持及要求政府做好打击滥用公屋工作,公屋资源很珍贵,需要善用。
相关新闻:房署要求收回公屋 精神病母子堕楼亡 黄碧如:相信已兼顾情理 惟不幸事件仍发生
她指,针对特殊需要住户个案,日后会向房署职员提供训练,让他们加强对住户的认知,「要佢哋同住户沟通多啲、再细心啲」,及如何处理情绪比较容易敏感的住户等,亦会提醒同事执行细节。
何永贤重申,上诉委员会是个很独立的机制,房委会的角色如秘书处只提供协助,处理文件文书。上诉委员会连主席在内共有130名成员,来自社会各界,包括有法律背景人士、律师、社工、教育界及专业人士,审裁小组每次由主席委任3人组成。处理今次个案的有两名律师,其中一人有社工背景,整个制度很完整。本年首7个月内,经上诉委员会处理的公屋迁出通知书,有近四成最终获得修订及取消,26%上诉个案则获得取消,亦有住户寻求司法覆核。她指,日后也会物色有医生背景的人士为上诉委员会,加入医学角度的意见。
招国伟:上诉委员会应增加社工、医学背景的人士比例
公屋联会总干事招国伟表示,今次房屋署向相关租户发出「迁出通知书」的做法属正确程序,房署亦协助该户转介社署申请体恤安置、继续暂缓收回公屋单位,以待体恤安置的结果,他指房署在善后的支援上已作出了最大的努力。
他建议对于日后,房屋署认为有需要转介社工,申请及评估体恤安置的个案中,须要加强与租户的沟通,尤其是发出「迁出通知书」的安排上须作更清晰的解说,强调暂缓迁出单位的后续安排,避免住户产生误解。招亦同意在上诉委员会的委员中,增加如社工、医学背景的人士比例,并建议对于特殊状况的住户,应先评估个案需要,在审讯时,考虑由该类专业背景人士担任审裁小组成员之一,以多角度考虑个案的需要。

















